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儒郑玄,明公莫慌(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儒郑玄,明公莫慌(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说起张闿这个人,也算是东汉传奇刺客之一。

  与一般刺客不同,张闿本非刺客出道,本为陶谦麾下都尉。

  因当初二袁争霸,形成了南北联盟。

  曹操袁绍互为盟友,袁术则与陶谦、公孙瓒联合。

  由此四面进攻,最终被曹袁联盟击败,导致陶谦和老曹交恶。

  为了出上一口恶气,陶谦便趁着故太尉曹嵩从琅琊返回兖州之时,让张闿将其刺杀。

  在原本历程中,张闿因为觊觎曹嵩所带财物,故而杀了曹嵩之后,便南下投了袁术。

  而在这个时间线上,由于秦瑱设计,导致张闿功亏一篑,孑然一身投到了袁术麾下。

  自入袁术麾下之后,张闿便郁郁不得志。

  心想转投其他人,曹操和他有私仇,刘备又和他不熟,算来算去,无人可投。

  只能跟着袁术一道混吃等死。

  不料此时突然接到了袁术的命令,他心想成与不成,便在此行,后一路北上奔着郑玄而来。

  又说大儒郑玄,本为青州高密人,年少家贫,却得入太学攻读。

  后师从张恭祖等人学习,最后跟随马融学习古文经。

  复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可谓汉末硕果仅存的大儒。

  贞观年间,更是将郑玄列于二十二“先师”之列,配享孔庙。

  就是这样一个牛人,却也是颠沛流离,难得自由。

  在两年前,因为袁绍欲取青州,便令其子袁谭率黄巾降兵攻北海,围孔融于都昌。

  郑玄因与孔融交好,便派其子郑益恩率家兵前去救援,反被袁谭围杀。

  由此,郑玄老来丧子,哀莫大于心死。

  及至去年袁绍升任大将军,兼督冀、青、幽、并四州,欲借郑玄威势,便举郑玄为茂才,并表请郑玄为左中郎将。

  郑玄之子死于其手,自然不愿意从之。

  这便被曹操看到了机会,于是上奏朝廷,表奏郑玄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招入朝廷为官。

  郑玄无奈,虽知自己是被两大诸侯当作了筹码,却因天子诏令,不得不领命行事。

  于是今年年初,他便自青州南下,一路前往许昌。

  不料才至梁国边界,便遇到了北上投奔的张闿。

  听着张闿乃是袁术派过来护卫自己的人,郑玄便点头道:

  “袁公路能有此心,吾领此情,然吾自去许昌,沿路皆有弟子护送,却是不需劳烦尔等。”

  他自知袁术不是啥好东西,故而不想接受袁术好意。

  而张闿此人很贼,听得此言,心想郑玄不答应,自己难以完成任务,思虑许久便对郑玄道:

  “实则吾主命在下前来,一则乃为护卫先生,二则也望先生入朝中美言!”

  “因吾主一时不慎,误入歧途,今欲悔过,但恐朝廷不受!”

  “故欲让在下从先生而去,只愿先生入朝之后帮扶几句,以解我主之难。”

  “常言道:‘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先生乃长者,岂可作视不管?”

  郑玄听得这话,心想袁家四世三公,为大汉也算殚精竭虑。

  昔日袁氏兄弟为讨董卓,至使袁家惨遭横祸,眼下子弟走入歧途,他确实该拉上一把。

  在思考了一会儿之后,他便点头同意道:

  “袁公路虽有叛逆之举,但终究为名门之后,不至于此!”

  “汝等且随我前去一道面圣既是!”

  他自不知张闿所想,只以为张闿是朝廷派去请罪的使者,便容纳了张闿进入随行队伍之中。

  大部队一路经过梁国,来到了陈国边界。

  本来按照郑玄的意思,是尽量低调,不要惊动陈王刘宠。

  可他身份如此特殊,不想高调都不信,还没到陈国呢,消息便传到了陈县之中。

  国相骆俊一听到这消息,便对刘宠道:

  “郑康成乃当世大儒,弟子数千人,名望甚重。”

  “昔日遇得黄巾贼寇,自报名号,而使贼不相侵,护佑一方百姓,实乃善名之故。”

  “今入陈国往许昌,大王当亲迎之,以表敬意!”

  刘宠自然也知郑玄之名,听着郑玄来到,自也不想装死人,随之应下此事。

  而刘晔见状,顿时大惊,心想现在刘宠刚触怒了袁术,指不定这货存着什么坏心思呢!

  刘宠行在这个时段离开陈县,不是给袁术动手的机会么?

  当下他思虑一阵,便对刘宠谏言道:

  “如今袁术在南虎视眈眈,大王不可轻离。”

  “虽说郑师当迎,然则终究大局为重,派一使者前去以表敬意即可,何须亲自迎之?”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