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上学到的历史知识毕竟是敷衍的应试教育,那所谓的大纪年,在记载了西汉末年有场所谓的“绿林、赤眉起义”后,便直接跳入东汉开国“光武中兴”。
不久以后王莽会命令太师王匡、将军廉丹率领十万大军东讨赤眉,官军先在东平郡的无盐县击溃小股赤眉军,而后大肆屠杀,斩首者多达一万余人。
而后太师引兵深入,在无盐县的成昌与赤眉军主力交锋。
“新朝一个叫王匡,绿林军的首领也叫王匡……名字这多撞衫!”
…………
冬去秋又来,大半年时间转瞬即逝,好似被人偷走了一般,胡依铭已经结束了他的郡北之行,回到列尉郡首府长陵城中,他在思考是否投靠刘秀还是自己称帝?
而当张湛问起他此行见闻时,胡依铭便将自己担忧说了出来。
“边民又开始南下了?”张湛一惊,而之所以说“又”,是因为类似的场景,几年前曾出现过。
北方匈奴自从汉宣帝之后,就成了大汉名义上的宾属,呼韩邪等几位单于还亲自到长安朝觐汉家天子,接受汉官印章,边塞维持了一甲子和平。
直到王莽代汉,决定收回旧印,并降低匈奴的规格等级,让他们不再作为宾客,而是臣子。
这之后王莽改名上瘾,决定内外平等,也给匈奴单于改个名:改成“降奴服于”。
加上在西域的纠葛,匈奴单于终于和中原决裂,表示只认刘家皇帝,你王莽算什么东西?南北再起战火,已经几代人没打过仗的边塞,再度有了匈奴人劫掠的马队,连破两郡,斩主官头颅而去。
王莽对外态度极度强硬,立刻向匈奴宣战,募集大军三十万人,分给十二将军统领,分道并进,讨伐胡虏。
匈奴内部其实也不稳定,又对被汉兵蹂躏的记忆深刻,见新军人多,暂时不敢南下,可新朝二三十万大军就这样常驻边疆。
这是朝廷财政最大的开销,王莽也曾撑不住想撤军,可大军一走,匈奴人又卷土重来,王莽觉得脸上无光,便驻军如故。
加上天凤元年缘边大饥,人相食,谷物贵于关中,边民逃兵几千人成群结队为盗贼。虽然被朝廷派兵镇压,但仍有人转到南方各郡求活。
若是源头不止住,这些边塞流民,将成为本郡豪强、自耕农外,一股外来的新力量……
新朝建立后,严尤作为开国元勋,封武建伯,后来又成为“讨濊(ì)将军”。
整个大新王朝乱的不想样子,王莽代汉后,向天下派出五威使者,宣扬新室之威,并将周边邦族的王尽数贬为侯。
这位大司马严尤,胡依铭在常安时早有耳闻。
当年,东郡翟义聚众十余万人反对王莽,严尤便随王邑出征,进言献策,帮助王师摧枯拉朽,将叛军一举平定。
北出者,至匈奴庭,授单于印,改汉印文,去“玺”曰“章”,又改其名为降奴服于,欲臣畜之,匈奴单于反。
南出者,逾徼外,历益州,贬西南夷句町王为侯,句町王叛。
西出者,至西域,尽改三十六王为侯,西域诸国离心,背弃中原而重新投靠匈奴。
胡依铭只想吐槽:“这什么五威使者啊,改称战争使者算了!”
其东出者,则是去了夫余、高~句~丽两国。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