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第176章:火力不足恐惧症(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76章:火力不足恐惧症(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两仪殿的军事议会结束后。

  李承乾就返回东宫了。

  现在的战略方针虽说已经定下来,但实际上还有大量的准备工作要进行。

  兵部要负责对领兵的将军进行调度。

  李世民作为皇帝,任命各个行军总管,但下面的都尉,校尉这些层面的人选,就是兵部的事情了。

  户籍要开始统计人口,传令河东,河南,河北三地,开始集结民夫,为战争作准备。

  工部这边也要开始全面开工,赶造大军所需要的军备所需。

  大军团作战,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事情。

  对整个大唐的影响都很大。

  “殿下,侯君集派人传话,所需战马,军备,可随时送来。”

  太子亲征,侯君集作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首先安排太子的战马,军备,这谁也挑不出理来。

  “好,尽快送到城外校场去,让将士们熟悉熟悉。”

  “另外,传孤教令,开东宫府库,全力购买消石。”

  李承乾吩咐道。

  内侍文忠不由道:“殿下,这样的话,制冰法怕是就要泄露了。”

  先前买消石的时候,李承乾都是混合其他一起买。

  现在单独买消石,有心人留意下,肯定能推测出制冰法的关键就在于消石。

  “没关系,泄露就泄露吧。”

  李承乾不在乎的说道。

  制冰的利益,现在已经有些看不上眼了。

  一天几万钱,确实不少,如果大规模开战,甚至能赚十几万钱。

  可这比起煤矿的收益来,就太小了。

  有这功夫,还不如多开一座煤矿厂。

  区区几万钱,挖几锹煤不就有了?

  马上就要东征高丽,自然是要准备足够多的黑火药。

  在对比高丽取得的战果情况下,制冰的利益就显得很渺小了。

  其实就目前李承乾所掌控的工艺水准来说,东宫目前的情况,已经是达到了制作火炮的标准,甚至是直接跳过青铜火炮,制作钢铁火炮。

  在炮弹方面,除了实心弹外,也能着手研究开花弹。

  火炮炮身的制作其实比较简单,难的是精准度,要在炮身内部刻膛线。

  但现在来说,只作用于攻城的话,精准度这块的需求就不高了。

  毕竟那么大一个城池摆在面前,只要确保打击的距离足够就可以了。

  开花弹说到底还是模型的问题,还有火药用量的测试。

  有了高炉炼钢,制作炮弹的难度就大幅度降低了。

  之所以到现在,李承乾还是会选择用床弩来对火炮进行代替,主要采用投射火药包的原因,就是在于保密。

  火炮的试射,试炸,都不需要进行不断的尝试。

  巨大的声响,显然是很难进行隐瞒的。

  李承乾也不可能说,偷摸把火炮造出来,然后不经过检验,就直接拉到战场上去。

  要是炸膛,可就是个大笑话了。

  相比之下,不管是用抛石机,还是床弩来对火药包进行投放,都更加稳定。

  在现在这样的时代,火药包攻城,已经是足够了。

  “去五雷堂看看。”

  “是,殿下。”

  五雷堂,就是李承乾在东宫制作火药的地方。

  这里不受太子家令寺负责,而是直接由李承乾亲自负责。

  来到五雷堂的院子里。

  就可以看到大量的晾晒架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小颗粒。

  这就是颗粒火药了。

  “拜见太子殿下。”

  听到响动,向可连忙出来查看,见到是太子殿下亲自前来,连忙作揖行礼。

  向可是曾经东宫两个道士的韦灵符徒弟。

  先前韦灵符给太子李承乾表演过五雷法,其实就是火药引燃的效果。

  于是李承乾就以此为借口,设五雷堂,研究火药。

  “现在库存,有多少火药了。”李承乾开口问道。

  向可回道:“回禀殿下,如今已有两千余斤火药放置在库房。”

  两千多斤火药,这就是向可大半年的制作成果。

  这个产量其实是很低的,不过五雷堂加上向可在内,总共就五人。

  李承乾点点头,随即进入到屋内巡查。

  李承乾曾经借着出城操练府兵的名义,偷偷对黑火药进行过测试。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