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认为靠近宝藏国家就会贫穷,这是必然的事。”
“靠近的人多了,窝藏的奸伪之徒就无法检查出来。”
“朝廷每年给契丹几十万两银子,他们如果知道了开凿矿山的好处,会把中国的岁币更加看轻。”
“那我们没有什么可以送他们,边境将再起争端。”
“朝廷征用京城附近百姓马匹,百姓不堪重负。”
“沈括认为北方人善于骑马作战,而我们则擅长强弩,不能舍自己的长处去勉强做不擅长的事。”
“沈括改革考核强弩的标准,将射出距离远近和射入硬物的程度作为考核指标。”
“类似这样既减轻百姓负担,又有成效的合理化建议有三十多项,皇帝都一一采纳了。”
“次年,沈括升职三司使,三司使即为国家最高财政长官。”
“王安石为变法专设了三司条例司,该机构掌管新法的制定和颁布,是以财政为中心的变法活动的总枢纽。”
王安石:沈括是个小人,不可亲近。
他被皇上任命为参知政事,住持变法大计。
此时的他权势熏天,沈括有心依附,便大肆鼓吹新法之好。
起初,他相当器重沈括的才能。
但是很快就发现沈括巧言谄媚,不是正人君子所为。
之后皇上有意委任沈括来主持保甲法的施行,但被他直接排除在变法核心层之外。
不过后面朝中掣肘变法的势力很大,他也急需延揽人才。
对于沈括这样一个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的人,他决定用其所长。
事实证明,他的这一策略非常正确。
他让沈括负责汴河水利,沈括表现得很好。
汴河水利工程包括疏浚和淤田两大部分,其中淤田是将黄河淤泥覆盖在两岸盐碱地上,使之变为良田。
沈括亲自勘察汴河两岸共八百四十多里河段,首创分层筑堰新技术。
筑成台阶形堤堰,引水灌注入内,淤田一万七千多顷变为良田。
对于沈括此人,他是非常惋惜的。
明明才华无可挑剔,但德行方面却令人不齿。
他只希望沈括听完主播所说的,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从而改过自新。
如此一来,他的变法集团也能增添一员大将。
“熙宁八年,辽国派使臣萧禧谈判河东一带地界划分,声称一定要达到目的。”
“宋神宗派沈括出使辽国,沈括出发前到枢密院查阅档案。”
“找到以往两国缔约边境的文件,指定是以古长城为界。”
“辽使萧禧提出要求的地界在宋地一方,距长城有三十多里。”
“沈括据此向皇帝做了奏报,宋神宗开天章阁召见沈括,说幸亏有沈括,否则那些不去探究事情原委的大臣差点误了国家大事。”
“萧禧看到沈括拿出的证据,才理屈作罢。”
“沈括来到契丹宫庭,和契丹宰相杨益戒谈判。”
“沈括已提前找到相关档案并预先让随同吏员背熟,杨益戒但凡提出问题,沈括就回头让吏员据档案回答。”
“到第二次谈判,仍是如此。”
“杨益戒无计可施,只好埋怨宋朝连几里土地都舍不得,可能会葬送两国友好。”
“沈括反驳他说军队的强大来自正义,衰弱来自理屈。”
“现在契丹抛弃你们以前皇帝的信誉,用暴力对待百姓,这样对我们反而不是什么坏事。”
“会谈一共进行六次,契丹也没占到便宜。”
“沈括回国,沿途画下山川地貌,记录风俗人情,修撰成《使契丹图抄》一书献给朝廷。”
朱棣:乌台诗案以后,沈括的仕途彻底断绝了,只能说是咎由自取,一报还一报。
尽管沈括因为科学方面的成就被后世人敬仰,但他依旧看不起此等无耻小人。
王安石实行新法,沈括是其坚定的变法派。
于是沈括得到王安石的器重,并担任朝廷派出巡察新法执行成果的钦差大臣。
沈括在到处考察后,给王安石和皇上的汇报只是报喜不报忧,一派歌舞升平。
苏轼与王安石这位改革宰相观点却不一致,和沈括所汇报的也不一样。
在王安石推行新政如火如荼时期,苏轼历数新政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敢于直谏,敢讲真话的苏轼,与变法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争辩。
自然遭到外放的命运,被下放到杭州担任通判。
虽然苏轼被外放,但是在最高统治阶层心中的地位还是不低的。
所以沈括被宋神宗派到杭州监督变法事宜的时候,还特地嘱咐沈括要格外关照苏轼。
沈括到杭州见到苏轼后,嘘寒一番,回忆往事,临走时向苏轼索要新作。
沉浸在昔日旧友相逢中的苏轼,向来性情耿直,没有多想,就把当时许多诗词近作等手书一份给沈括。
其中就有引发文字狱大案的《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其中有一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
沈括拿着苏轼的礼物回到京城后,始终想把苏轼往死里整的御史找到沈括索要苏轼的礼物。
但御史的文字敏感度并不高,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他们想要的东西来。
本来就凭御史的政治素养,加上宋神宗的欣赏,苏轼也就没什么大事。
但沈括忽然意识到还有人要搞苏轼,于是自告奋勇琢磨苏轼的那首诗。
皇天不负有心人,沈括真就琢磨出来了。
按照沈括所说的,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蜇龙知,这两句诗是在隐刺皇帝。
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哪里有这样的臣子。
沈括这一搞,御史跳了出来,把苏轼的《杭州纪事诗》曲解得神鬼共怒。
比如诗句“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御史认定苏轼是在指责兴修水利的这项措施简直一塌糊涂。
诗句“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御史认定苏轼是在讽刺禁止人民卖盐。
最终,御史认定苏轼不仅与新政对着干。
而且讥讽皇上,罪大恶极,应该处死刑。
宋神宗在这样的证据面前,没有任何理由袒护苏轼。
于是,苏轼被免职逮捕下狱,押送京城交御史台审讯。
这样,牵连苏轼三十多位亲友,涉及一百多首诗词的文字狱大案拉开帷幕。
宋朝的御史台又被称为乌台,于是这起案件又被称为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后,沈括的名声臭了,从此彻底退出了北宋的政治舞台。
“沈括查访两浙时,发现了新法执行中有伤害普通自耕农等弊端。”
“在三司使任上时,沈括上疏详述了新法的一些弊端,提出差役法和免役法的折中方案。”
“因王安石于熙宁九年十月辞去宰相,而沈括的上疏在十一月份,由此给人落下反复小人的话柄。”
“宰相吴充是保守派,问沈括免役法既然好,老百姓为何一直诋毁和反对它。”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