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49章 小李白陆游(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49章 小李白陆游(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陆游于悲愤之中再次回到家乡,他将居处命名为风月轩,以示对污蔑者的反抗。”

  “在此后被免官的十余年间,陆游闲居家乡,与农民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与此同时,身在乡野的陆游同样心系国事。”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就是他在这一时期所作,表达了暮年陆游仍然渴望上阵杀敌,报效国家的心愿。”

  “绍熙五年,知阁门事韩侂胄等人逼迫宋光宗退位,拥立太子赵扩登基。”

  “此后韩侂胄独揽大权,将赵汝愚、周必大、朱熹等人罢黜流放,史称庆元党禁。”

  “陆游认为这种结党营私的权斗不利北伐大业,曾赋《北望感怀》等诗谴责韩侂胄。”

  “韩侂胄在铲除异己后欲建功立业,开始着手准备北伐。”

  “于嘉泰二年解除党禁,并启用过去的主战派名士,闲废在乡十三年的陆游也被招揽在内。”

  “同年五月,陆游奉诏入京,担任同修国史一职,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

  “次年,国史编撰完成,宁宗升陆游为宝章阁待制。”

  “但却因其与韩侂胄的合作日显亲密而遭到不少诽谤和非议,陆游于是告老还乡,回到山阴,时年七十九岁。”

  “嘉泰三年,刚被朝廷起用为浙东安抚使的辛弃疾特意前往山阴,拜访陆游。”

  “两人共论国事,都对恢复中原抱有很大期待。”

  “辛弃疾仰慕陆游,又见其住宅简陋陈旧,提出想在镜湖边为其建造别墅,但被陆游辞谢。”

  “次年,辛弃疾奉诏入朝,准备北伐。”

  “陆游作诗相赠,并勉励其协助韩侂胄谨慎用兵,早日实现统一大业。”

  “开禧二年,南宋朝廷下令伐金,陆游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作下《老马行》。”

  “然而由于韩侂胄用人不察,北伐受挫,他自己也在次年十一月被史弥远等人发动政变杀害。”

  “身在家乡的陆游听到这个消息,悲痛惋惜不已。”

  “由于陆游一心支持北伐,因此韩侂胄死后,他也不断受到攻击和污蔑。”

  “嘉定二年,陆游已是忧愤成疾,入冬后卧床不起。”

  “同年十二月,陆游在病中与世长辞,终年八十五岁。”

  “弥留之际,他对身边的儿孙们口占七绝《示儿》一首,作为临终遗言。”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李清照:陆游参加科举考试,成绩卓越,却被主考官除名。

  南宋的临安举办一个规模较大的礼部初试,当时还是初生牛犊的陆游,便参加了这次的考试。

  但不为人知的是,在考试的前一天,当时南宋的丞相是大名鼎鼎的奸相秦桧。

  这个秦桧不是什么好东西,在考试的前一天。

  将主考官陈之茂,拉到自己这边,明示暗示的告诉他自己的孙子秦埙也要参加这次的考试。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什么意思,陈之茂当然也不傻,也看出了这是什么意思。

  但迫于他是丞相的压力,只能面子上答应秦桧的要求,但心里却不知道骂了这个奸人多少遍了。

  等到真正考试的时候,陆游等一众考生都认认真真的答题。

  当考官陈之茂在批阅试卷之时,看到秦埙的试卷写的都是他爷爷秦桧的观点。

  与金人求和,向其割地赔款,主张求和,毫无积极向上的观点可言。

  还有名字上的秦桧两个字,这可让陈之茂气不打一处来。

  陈之茂本身就是一个正直的人,为官正直廉洁,公平公正。

  看到秦埙这种的文章,顿感恶心,让人厌恶。

  其实在当时的历史场景,金人强大,宋朝软弱无能,唯唯诺诺,被金人欺压。

  整个宋朝都是这种软弱的话语,什么像要像金人议和,不能激化宋金的矛盾,会给宋朝带来灾难。

  因而,宋应该坚持与金通好的方针,罢黜主战派与抗金将领。

  可当他翻到另一篇时,这篇文章,与众多文章大相庭径。

  他主张抗金,慷慨激越,力主以武力恢复山河。

  痛斥了投降主义的理论与丑行,表示出以身报国的志气。

  而且文笔流畅,颇具光彩。

  看得陈之茂连声赞叹,并当即决定批这篇文章为第一。

  不管秦桧的压力,将秦埙的文章批为第二。

  等到成绩出来后,才知道这篇好文章正是出于陆游之手。

  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出生正是两宋交替时期。

  从小就知道战争是什么意思,见了太多的人。

  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所以,养成了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

  成绩出来了,秦桧看到自己的孙子不是第一,十分生气,恨不得立刻手撕了陈之茂。

  但迫于舆论的压力,终究是没下得去手。

  但秦桧并没有就此放过陆游,他决定等下次之时,再让陆游为拿了这个第一而付出代价。

  第二年复试之时,陆游果然不负陈之茂所望,又写出了一篇好文章。

  可惜千里马不是经常能碰到伯乐的,复试的考官是秦桧的亲信。

  虽然陆游写出了好文章,可在秦桧的一手操作之下。

  诬陷陆游的文章中有破坏宋金两国友谊的字眼,应当废除他的考试资格,并打入大牢。

  而陈之茂作为他的主考官,将这种人作为第一名,也应该被打入大牢。

  其实,在当时全京城都知道秦桧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奸臣一个。

  他想让自己的孙子当上第一才这么诬陷的陆游,这种事全京城都知道。

  但迫于秦桧的丞相地位,没人敢说而已。

  当时的皇上听说这件事以后,并没有将陆游和陈之茂打入大牢。

  因为他知道秦桧的心思,是秦桧诬陷的他们。

  反而是在最后一科,殿试之时,将秦桧的孙子排到最后一名。

  第一名给了另一个有才华之人,这使得秦桧的阴谋没有得逞。

  但最终,陆游还被复试的主考官除名,遗憾收场。

  但陆游在没有被录取后,并没有任何的不开心,而是十分洒脱。

  本来应该记恨秦埙的他,也并没有这样做。

  而是在他一次入京时,还去拜访了秦埙。

  两人把酒言欢,看上去就像好兄弟一样,十分洒脱。

  过了几年,等秦桧死后,陆游才崭露头角。

  陆游一步步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前进,终于让皇上看到了自己。

  他经常进谏,告诉皇上自己的想法与见解。

  当皇帝贪图安逸时,告诫皇上不可这样,要勤于政事。

  当皇上贪图玩乐时,他告诫皇上不要荒废时光,作为一国之君,要以身作则。

  他一点点的建议,让皇上看到了他,也时常听从他的见解和告诫。

  从此以后,陆游就走上了政事。

  在宋金两朝爆发战争之时,陆游一马当先。

  作为宋朝的将领,镇守自己的国土,坚定自己小时的梦想,保家卫国,绝不向金人投降。

  他还在其中,认识了诸多好友,例如辛弃疾。

  两人都是爱国诗人,有同样的有才华,同样的惺惺相惜。

  到最后,陆游气愤朝廷面对金的不作为。

  向金低头,气愤不已,最终忧愤成疾,卧床不起。

  在临终之时,仍发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感叹。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