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是为了自己。
“条件呢?”孙坚的声音有些嘶哑。
黄盖低下头,有些沉默。
“说!”
孙坚冷沉一喝。
黄盖无奈,只好把外面传进来的消息,完完整整的说给了孙坚听,哪怕能让孙坚感觉十分无能,可也没办法啊。
“道歉,赔款,割地!”孙坚讽刺性的冷笑起来了:“还要人质,这样的条件,我吴国都能承下来了,孙伯符啊孙伯符,你倒是让孤失望啊!”
“大王子也是忧心大王之安危,不然以大王子的性格,他宁可拼一个玉石俱焚,也不会受如此的城下之盟!”
黄盖解析的说道。
孙坚沉默,他又何尝不知道,相对于次子孙权,心思太沉,人也略显冷漠,天生的性格是这样,不管是对兄弟姐妹,还对自己这个父亲,都显得凉薄一点,哪怕他装的多孝顺,骨子里面的东西,是瞒不住自己的这个父亲的。
可恰恰好如此,孙坚却认为,孙权是一个天生当君主的料。
而孙策,样样都好,有能力,有城府,朝堂上能立足,战场上万夫莫敌,文能治国,武能统兵,可就有一个缺点,就是太过于感情用事。
这样的人,当的大王,最后也是被自己的缺点所影响,难以长久。
为了吴国,他不得不把孙权抬出来了,但是在他心中,始终在意的,还是这个最出色的长子。
“是孤的错!”
孙坚身上的气息有几分的萧瑟,双手背负,目光远眺,看着城下列阵如虎的明军兵卒,幽沉的说道:“若非孤陷落敌营之中,伯符又岂会陷入两难之境,他愿欠下城下之盟,无非就是为了孤的安危,还想替孤抗下这战败之罪,日后一旦城下之盟爆出来,他必然名誉扫地,再难得这吴国百姓之认可也!”
看事情不能看一面,如果这城下之盟当真签订下来了,那么对吴国而影响,是长远的,到时候肯定要有人背锅,不然吴国朝堂是过不来百姓的这一关。
孙策这时候其实最好的,就是留在山越战场,他有征讨山越的战功,谁也奈何不了他,到时候自己失了民心,甚至会被人直接弹劾退位。
可惜,在这风头火势之中,他赶回了建业。
倒是孙权。
吴郡更近一点,他征召的兵马早就应该出现在建业了,可现在不见踪迹,兵马不见踪迹,人也不见,这一点足以看出来了,孙权年纪虽小,可权谋之道并不能小觑了。
“大王,此时此刻,还是以大王之安危为重!”
黄盖劝谏说道。
“孤已经输了,孤当不了刘邦,也不是韩信,躲不起来,也跪不下来,吴国即使没了孤,可吴国认了败,那就不是吴国了!”孙坚摇摇头,眼眸之中,透着一抹坚定,开口说道:“派人告诉孙伯符,盟书送来,另外告诉的明军主将,明日早上,内城墙下,孤亲自签了,没有孤的签署,吴国不对外承认任何的失败!”
“诺!”
黄盖深深的看了一眼孙坚。
他已经认识孙坚很长很长的时间了,曾是昔日游历天下,意气相投的游侠,也曾是投身行军之中,要干一番大事也的兄弟,更是辅助他从长沙杀出来了,一路走到今天的功臣,无数次抵足而眠,彻夜而谈。
他对孙坚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一个细微的表情,都能解读出来了。
这一刻,他的心,略有些悲凉。
可他无论是什么情况之下,都会毫不犹豫的追随孙坚,不管孙坚想要做什么,他都会为孙坚护航的人。
所以他没有反对。
“公覆!”
临了,孙坚叫住了黄盖。
“大王还有吩咐!”
“没有!”
孙坚摇摇头,轻声的道:“只是有些感概,当年你们几个与我意气相投,愤然要闯出一番大事业来,报效朝廷,为君尽忠,希望有一日能封侯拜相,可这些年的出生入死,大荣死在了关中,义公也折在了关中,德茂为吾儿战死西陵,一个个战死,汝可后悔过?”
“从不!”
黄盖坚定的说道:“我一直都坚信,大哥能成为天下至尊,能结束这纷乱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