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唐残> 第1155章 昔虽郭令曾忧畏(续)(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155章 昔虽郭令曾忧畏(续)(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81中文网
  

  因此按照传统科举沿袭下来的惯例,这时候就是各种有志仕途和晋身的学子士人们,在各种公众场合和社交活动当中,开始行卷(呈递、诵读自己的作品而宣扬名声)和通榜(拜见权门显贵之家留下印象)的大活跃时期。

  因此,当这件充满了对抗意味的相约文斗事件,开始具有了一定动静和影响力之后;却又毫不意外得到了相应地域商人、行会背景的乡党团体暗中支持和出力,而将这场盛会当成了另一种变相宣传和扬名的机会。

  因此,最初只是私下请到了韦庄、杜荀鹤、韩偓三人组,作为特邀品评的一席;而后却又不知怎么为太平军都督府下效力的顾问诸僧(虚中、贯休、义信、藻光、长仃子等人)所知而主动加入;然而既然和尚出面了,道门中人又怎么甘于落后

  接下来,因此又牵扯出了早早投奔了太平军的湖南三友(齐己、尚颜、顾栖蟾),乃至江东四士(陆希声、殷文圭、顾垂象、羊昭业)、江西二俊(方干、沈斌),闽中二黄(黄璞、黄滔)等等一众当代人物、地方名士,也主动加入了进来。

  不过,且不论这场盛会最后的胜负得失,如此大的动静将周淮安给再度吸引过来了,也算是他们的一番运气和机缘。周淮安除了看热闹之外也想暨此瞅瞅,还有没有被自己漏过的后世文章种子,或是潜在历史名人及其相关人物。

  因此,这场盛会最初目的,原本是效法开元年间齐名一时的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遇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的历史典故;而以相应的伶人、倡优、女伎,传唱出来的诗文歌赋最多为决胜。

  现在以为声势闹大了,则是变成了随机性抽取各处行院调集而来的名家能手,根据各个团体选人轮番进行临场作诗唱赋,以此来比拼相应被推举出来的作者,以及被随机指名伶人、伎乐的才艺和急智发挥手段;

  这也让周淮安看起来,居然有了那么点参与和主持后世综艺节目的现场既视感。当然了,到了这么一步,最后无论胜负花落何家,都不可避免成就一段令人传颂的历史典故和美谈,乃至就此足以成为洛都一个定期举办下去的特色活动了。

  因此,此时此刻的周淮安也是颇为的愉悦和轻松快意,而且还是源自身心上额双重享受。

  因为,身材丰盈饱满欲滴的金雁儿和婀娜绝艳的忆盈,正在轮番俯仰着各自风情迥异的粉霞潮红俏脸,相互抵并着大片饱满丰润颤颤,而在周淮安的膝下极尽口舌之能的用心服侍着。

  而在她们包裹曲线得宜的裙摆衣襟之下,又有隐隐盘旋蠕动的事物无所不在而鞭辟入里的活跃着,而时不时的发出娇腻的颤声和充满动人美态的喘息连连。

  甚至就站在周淮安身侧的韩霁月也不能例外,而在某种情态动人的霞红颜色下,只能扶着靠北的屏扇而眼神迷离,意识跌宕的微微吐着小舌用一种猫儿一般的细腻声线哼哼着: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