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唐残> 第1145章 三朝勋业遍旂常(续)(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145章 三朝勋业遍旂常(续)(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笔下文学
  

  从铜板城图上看,现存的洛阳全城由外郭城、皇城、宫城以及东城、含嘉仓城、圆璧城和曜仪城等小城,外加上城西城墙突出部的西苑,所构成。光是在外城郭部分就共有103个坊里和北、西、南三大市。而东西向的洛水居中流经,将全城分作南北两大片城区。

  而洛水以北西向,是拱卫着地位最高皇城大内)(紫薇城)的东城、含嘉仓城、圆璧城和曜仪城澄诸多小城,还有诸多公卿贵胄的宅邸、园林、馆苑,留都文武官属、宿卫将士的家门营舍,也几乎都集中在了北郭的城东区内,而被世人称为贵北富东的上郭格局;

  而城南的诸多城坊街区,则是大多数商贾和士民百姓、番外商贾所聚居,而充满了杂乱喧嚣市井氛围和生活气息的商业区和平民区、棚户区所在,因此南郭也被称为下郭。而在上下郭之间,又通过洛水上的东、中、西三座天津桥连在一起。

  因此,每当入夜之后严格执行宵禁而令大多数街道,变得漆黑幽静只有少许巡夜静街灯火的上郭,与对岸依旧灯火通明而人声喧哗、热闹鼎沸的下郭部分,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一静一动、一暗一亮的的鲜明对照和特色人景致。

  事实上,就算是在绝大多数宵禁执行最严格的日子里,也根本难以挡得住来自上郭那些高门甲地、富华人家里,改头换面之后专程跑过来寻欢作乐的各色人等。而流经城内的洛水之上,也总是不缺乏饮宴作乐、通宵达旦的私家船舫。

  而相比上京长安城内,专门用来贩售、经营番外舶来物产和中土各地出产的东西两大市;洛阳城内亦有分门别类的经营的北、西、南三大市。虽然在占地格局上要比长安两市小一些,但是功能也更加细化一些。

  其中位于上郭景行坊之北,隔宣仁门外大街的北市,是专门为上郭的文武官属、公卿贵家所服务的综合大市;因此,周边的坊区内不但围绕天下四十六路藩镇、连帅的进奏院,所置办的各种坊柜、邸店,同时还有来自大内宦臣所经营的宫外肆、各司署衙用以创收的官店。

  因此,居中营生的商家往往都具有某种显赫门第或是宫中的背景;期间在大名鼎鼎的龙门石窟中有三个像龛,就是由洛阳北市的丝行社、北市香行社、北市彩帛行,于武则天时期为了迎合当时普遍崇佛的气氛而专门开凿。

  而坐落下郭西北角厚载门外所在的西市,则是类比长安西市一般的汇聚了外域伯来物产,而各色“番坊”扎堆的所在处;因此其中充斥着各种各样风格迥异的“波斯宅”“回鹘邸”“栗特居”之类聚居区,乃至是祆祠、景庙等外夷宗教场所。

  而在安史之乱以后的历代朝廷,因为吐蕃入侵河西导致的西域丝路断绝和地方不靖,大量滞留在中土的外邦使节、朝贡藩臣和东来胡商,也被相继安置在了这一带,而就此世代繁衍生息开来形成了更多,充满中土、外夷特色掺杂的街区。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