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唐残> 第847章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下)(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847章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下)(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81中文网
  

  尤其是籍此来折辱和磨灭那些自诩为华夏衣冠、礼教之族的唐人遗民;因此,他曾经的名字就被叫做阿丑儿,因为相对于是在拥有太多可能性的父系,他更多继承了来自母系的黑发黑眸。然后刚刚懂事就被从未老先衰的母亲身边上带走,而成为了众多末温当中的牧羊小儿。

  然后,那位“抗忠臣之丹心,折昆夷之长角。”的议潮公,也带着他从瓜州举义血火中走出来的七千瓜州子弟来了。高举的升日战旗引领之下,各地唐人子弟为了不再被遗忘和禁绝的宗祀,纷纷敲平了锄镐和叉耙踊跃相随,最终在西海(青海湖)以东的廊州之战,将河西最后一位吐蕃大论和他的军队埋葬掉。

  而他也第一次知道了自己汉家子的身份和血脉渊源,并且成为了被议潮公所收养在帐下的诸多孤弱子弟之一,而又了自己的姓名张成式。张姓是议潮公的赐予,成式则是为了纪念他那个多年后再也寻获不得的可怜母亲。

  后来,他很快就从这些被收养的孤弱子弟当中脱颖而出,从一名牵马拾蹬的童仆开始,做到看守寝居的门仗士,后来议潮公接替病故的兄长张议璋入朝宿卫(为质)之后,又把他们这些亲帐子弟交给了一同长大的节上(侄儿张淮深)。

  然后,他也毫不犹豫的追随着这位颇为亲熟的节上一路征战四方,与回鹘人、吐蕃残余和各方自立的土族势力战斗在延边每一处地方,而将归义军十三州变得越发实至名归起来。然而议潮公去世了,而在此之前朝廷更是将他的世子张淮鼎给放回到河西。

  而节上同样也有一桩心病,就是朝廷迟迟不肯授予他的方镇旌节,让他在征讨四方和抚平内部之时始终有所束手束脚。因此,当他听说来自朝廷的济世宰相进入河西节度使境内,并且找他去凉州会商讨逆勤王的时候,可是多么的欣喜亦然啊。

  然而节上这一去却是条不归路,而那位郑相公直接选择了那个谋害主上的恶贼,由议潮公亲手提携的旧部兼做爱婿的索勋。而当身在瓜州守护节衙后宅的张成式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就是发疯癫狂了。

  然而他想要在瓜州起兵为节上报仇之际,身边除了一班直属部旧之外,就在没有多少人愿意追随和附和了。因为大家都畏惧索勋的势力,更在意郑相公所代表的的朝廷态度。然而张成式却觉得自己还不如随同一起赴难好了;或又觉得若是自己随行在侧,也许就不会给索勋以可乘之机了

  要知道,张成式既然贵为归义军屈指可数的都押衙官之一,在资历尚可充任节副/留后、大内支度使、鸿胪卿、都虞侯、都兵马使、都教练、镇遏使、都牢城使、游奕使、节院使、都头、将头、归义军诸司押衙(直司、水司、羊司、肉司、酒司、宴设司、柴场司、军资库司、内宅司)、孔目官、州学博士、画匠(绘画手)、县令、乡官(耆寿)、都指挥使、玉门军使等官,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