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谢迁却有不同的观点。
朝廷不能因为居庸关和紫荆关并非九边重镇就放松警惕,必须要派出重要将领前往镇守,将统兵和调兵权力归还给两关守军,防止出现几十年前土木堡之变后的状况,若被鞑靼人断绝与两关联系,会导致消息渠道不畅,无法做到政令快速传递。
李东阳这边有三票,谢迁这边最多只能争取到马文升一票,张懋和张鹤龄则没有站边的意向。
就在场面僵持时,刘健问了一句:“于乔,你支持何人前去两关领兵镇守?”
谢迁差点儿就脱口而出“沈溪小儿”,但意识到沈溪如今被困土木堡,京师之地又没人愿意领这种要命的差事,他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应答,之前感觉很多人都合适,可仔细想来,似乎没谁会比沈溪更为恰当。
不如沈溪的,在谢迁看来就是不堪大用之人,并不抱多大期望。
刘健道:“既然于乔并无合适人选,两关之地,便先由地方卫所自行镇守,政令由京师下达,如何?”
谢迁虽然心中不甘,但只能点头应允,他此时已做好牺牲沈溪的准备。
对谢迁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如果将居庸关和紫荆关的调兵权限都归于京城,等于是断了沈溪从两关调动援军的机会,处境将会更加危险。
……
……
宁夏镇驻地,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宁夏卫城。
位于城中心的临时督抚衙门内,刘大夏正在倾听战报,宣府失守的消息,差不多也是十七日夜里才传递到宁夏卫。
“……鞑子自延绥镇、太原镇等地,兵分多路,潜入宣府腹地,与张家口堡外之胡虏里应外合,耗时十二日破关,之后六日,宣府失守,延绥巡抚沈军门屯兵土木堡,与鞑子交战,累歼鞑子兵马四千余,今宣府失守,鞑子围攻土木堡,万全都司各城塞,十有九失……”
万全都司,就是宣府治军衙所,宣府各处城塞都是由万全都司负责征调兵马。
刘大夏听了半晌,问道:“朝廷调兵手令可有送达?”
负责与京师及各地文书往来的部将李建出列:“回尚书大人,京城尚未有调兵公文送达。”
刘大夏沉吟道:“宣府失守,到如今不过四日,朝廷公文或许会在这一两日送达,本官西北之行,可谓马失前蹄,榆林卫落败,如今以为在宁夏取得大捷,却不知只是鞑靼人调虎离山之计……”
刘大夏部将之一,榆林卫指挥使扈凌站出来道:“刘尚书,宣府之败,非您之过,宣大总督镇守不利,延绥巡抚出兵宣府,五万兵马尚不能镇守,此战当由宣大总督和延绥巡抚担责,我等只是尽全力,将一路鞑靼主力歼灭,光复榆林卫!”
扈凌的话,得到在场大多数将领的认同。
在这些将领看来,出兵宁夏卫非但没有罪过,反而是大功一件,可以跟朝廷争取更大的功劳。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