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盛唐血刃> 第十四章天怒人怨众叛亲离(为堂主月皇台万赏加更)(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十四章天怒人怨众叛亲离(为堂主月皇台万赏加更)(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
  第十四章天怒人怨众叛亲离(为堂主月皇台万赏加更)

  房玄龄似乎早有准备,从怀中掏出一张奏折。

  李建成接过,匆匆一看,脸色不由得大变。

  房玄龄在奏折上写的字非常多,密密麻麻,全部都是蝇头小楷,陈应粗略估计不下万言。

  当然,万言在后世不算什么,千万字的书多了去了,关键是在这个时候,一般奏折都是几十或数百字,了不起洋洋洒洒上百字。

  就算祭天用的鸿篇巨著,也不过三五千字,不过上面全部都是大而空的屁话。

  李建成没有将手中的奏折给陈应看,陈应也乐得清静。

  毕竟,陈应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李建成同意向灵州迁徙三万户,向西域迁徙十万户,向河南迁徙十万户,向河东迁徙三万户。

  这次因为关中粮食危机,共迁出百姓共计二十六万户,约占关中人口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至少可以节约向关中运输上百万石粮食。

  人口,是一切的基础,没有人口,无论屯田,还是发展,都是空话。比如西域,约占大唐帝国的四分之一(比现在新疆版图大多了),事实上人口却只有一百五十万人左右,这些人口,仅占大唐帝国的十分之一略为不足。

  陈应非常渴望把西域经营成天府之国,一旦如此,历朝历代都不会轻视西域。

  陈应看着无人注意自己,就悄悄挪了一个位置,寻找一张软榻,懒懒的斜躺着。

  可是,陈应不躺下来的时候还好,可是一躺下他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听着陈应的鼾声传来,李建成循声望着却见陈应睡得香甜。

  魏征起身想把陈应摇醒。

  李建成摆摆手道:“玄成,算了,近日来,陈大将军比我们所有人都更加操劳!”

  听着这话,房玄龄非常不以为然。

  事实上,长安城中也有房玄龄不知道的秘密。

  更何况,韦挺已经几乎扫光了李世民的百骑司,现在房玄龄的消息相对比较闭塞。他或许可以猜测到长安的粮食价格是有人在暗中搞鬼,但是他根本就不知道,陈应此时正在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

  李建成接着魏征、房玄龄等人继续商谈精兵简政的细节问题,不过李建成刻意让人离陈应远一些,不让他们说话的声音,打扰到陈应睡觉。

  又让宫娥给陈应盖上被子,害怕陈应着凉。

  李建成、魏征、房玄龄等人都是工作疯,当鸡叫三遍的时候,这场商议才算结束。

  自显德殿里离开,当房玄龄回到门下省的时候,已经天色大亮。

  房玄龄打着哈欠走进大厅,望着早已精神抖擞的众同僚。

  房玄龄径直走向自己的公案,然后朝着门口侍应的令史喝道:“可有热水,给某送碗热茶汤。”

  负责跑腿的令史应了一声出门。

  众官员都用异样的眼神盯着房玄龄。

  门下省郎中一脸意外的道:“昨天夜里,陛下还没砍他的头?”

  小吏感觉不对劲,像这种小吏都是察言观色之辈,他看着房玄龄居然没事,就意味着房玄龄简在帝心,他想到这里,感觉有些不对劲。

  另外一个属官则轻笑道:“肯定,快了!”

  不一会儿,房玄龄坐在案几前也进入了梦乡。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手捧中旨,挺胸腆肚走进大厅。

  众官员纷纷起身施礼。

  内侍环顾大厅,却没有发现房玄龄的影子,不由得问道:“房玄龄何在?”

  门下省郎中望着房玄龄,此时房玄龄把软脚幞头,盖在自己脸上,呼吸悠长。

  房玄龄与陈应不一样,陈应睡觉打呼噜,可是房玄龄却不打呼噜,所以众人一时半会也没有发现。

  内侍看着众人齐齐将目光转向房玄龄。

  门下省郎中急身,跑到房玄龄身前,扬起拳头就要砸向案几。

  内侍伸手拦住门下省郎中,将圣旨递到郎中手中道:“一道嘉奖圣旨,无甚重要,稍等片刻也是无妨!”

  众人只好在门下省的大殿里哭等着房玄龄睡觉。

  房玄龄这一觉足足睡了小半个时辰,这才醒来。

  不过,看着内侍出来在自己面前,房玄龄还是吓了一跳。

  内侍满脸堆笑道:“门下给事中,房玄龄接旨!”

  房玄龄急忙起身,施施然走到内侍面前。

  内侍清了清嗓子,打开中旨宣读道:“大唐皇帝敕曰:门下,尧治宇内,舜茅皋陶,周封百域,秦置民爵,谏议大夫、给事中房玄龄,职与能惠,才蕴忠贤,佐王化其治道,筹明策于黔黎,可进襄城县公,增禄黍、永业、银、绢以例,余如故,敕,武德七年六月乙巳!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