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鹿鼎记> 【1049 两种可能】(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1049 两种可能】(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ddxsku新笔趣阁起点文学
  

  鹅尔浑城之战后,又试图庇护尼堪外兰,为努尔哈赤所记恨。

  另外,明朝中下级武官萧伯芝,曾伪称都督,以大臣自居,身着蟒衣玉带,乘坐八抬大轿,令努尔哈赤拜旨,这让女真人感到巨大的侮辱,也被作为七大恨之一。

  天命三年,万历四十六年正月,努尔哈赤对诸贝勒宣布:“吾意已决,今岁必征大明国!”,四月十三日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

  七大恨实质上就是羽翼已丰的努尔哈赤对明朝开战的借口而已。

  明万历十年的一天,女真叶赫部降生了一位小公主,叶赫大萨满预言“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

  此言一出,这位小公主立刻名扬整个女真族。

  许是命定的不凡,果然这位公主长大后倾国倾城,被誉为女真第一美女。

  她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十几年,却带给女真族翻天覆地的变化。

  女真族,后经皇太极改为满州族,是中国第二个入主中原建立统一王朝的民族。

  明朝初期,女真分为建州女真,西海女真,东海女真三大部分。

  其中西海女真分成乌拉,哈达,辉发,叶赫四部。

  这位叶赫公主九岁时,就被许配给哈达族的歹商贝勒。

  然而,这只是叶赫部和哈达部的孟格布禄为了争夺哈达首领的地位设下的一条美人计。

  在歹商贝勒迎亲的路上,遭到了叶赫的伏击,不幸身亡。

  这位叶赫公主年仅九岁就轻而易举的“灭”了哈达部的首领,从此哈达部首领变成了孟格布禄。

  这是叶赫公主第一次“嫁人”。

  随后叶赫部又将她许配给乌拉部的布占泰,以此诱使布占泰参加九部之战,对抗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

  可是,布占泰在战争中成了努尔哈赤的俘虏,这次婚约便也作罢了。

  在这次战役中,布斋也被努尔哈赤击杀,由于九部联军的战败,叶赫部将此女许配给努尔哈赤,想要借此讨好努尔哈赤。

  可是这位叶赫公主却不愿嫁给自己的杀父仇人,放下豪言“谁能杀了努尔哈赤,我就嫁给他”。

  这是叶赫公主第一次自己掌握自己的婚姻,唯一的条件却是绝不嫁努尔哈赤。

  为了抱得美人归,哈达部的孟格布禄向努尔哈赤宣战。

  结果却自己成了努尔哈赤的俘虏,被杀。

  两年后努尔哈赤吞并了哈达部。

  接下来,辉发部的拜音达理同叶赫公主订婚,背弃了与努尔哈赤之女的婚姻,向努尔哈赤宣战。

  当然,结果和哈达部一样,努尔哈赤出兵扈尔奇城,根本没费劲就把辉发给灭了。

  最后,叶赫部又将公主许给乌拉的布占泰,布占泰也因此背弃了和努尔哈赤的联姻、盟誓。

  努尔哈赤盛怒之下灭了乌拉,布占泰逃往叶赫,可是这位叶赫公主拒绝嫁给败军之将。

  因为这位叶赫公主的几次婚约,西海女真四部被努尔哈赤灭了三个,只剩下公主所在的叶赫部勉强对抗建州女真。

  这时的公主已经三十三岁了,在当时已经是当奶奶的年龄了。

  所以,史书上称这位公主为叶赫老女。

  终于这位叶赫老女在三十三岁的“高龄”远嫁蒙古。

  叶赫部之所以将叶赫老女嫁到蒙古,是想引努尔哈赤对抗蒙古,从而坐收渔翁之利。

  这位倾国倾城的女真美女一生嫁了七次,可是在真出嫁后一年便去世了。

  似乎她就是为了让努尔哈赤一统女真而生的。

  努尔哈赤在她去世后以叶赫部将原本许配给自己的叶赫老女改嫁到蒙古为由,灭了叶赫部,统一女真。

  而叶赫老女也成了努尔哈赤七大恨之一。

  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此恨四也。

  这是努尔哈赤第四恨,不是因为没有建功立业而恨,不是他的建州女真不够强大而恨,而是因为一个女人,而这个女人还曾扬言要他的命,她当真是恨他,可也帮了他。

  韦宝虽然与努尔哈赤尚没有正式交谈过,连接触都没有接触过。

  但随着在这个时代的时间越来越长,韦宝觉得自己越来越了解努尔哈赤和满人了。

  韦宝觉得努尔哈赤就是个简单的人,能力肯定有,但有限。

  这人太精明,太狡猾,很像是草原上的狐狸。

  从努尔哈赤讨好李成梁,得以成活,得以壮大,再到反咬明廷一口,都说明了努尔哈赤的这种特性。

  但韦宝觉得,留下努尔哈赤,不管是对明廷来说,还是对他来说,都是大有好处的。

  因为打的时间久了,也是能打出感情来的!

  韦宝觉得,努尔哈赤肯定比皇太极对明廷有归属感。

  换句话说,努尔哈赤肯定不如皇太极那么黑化。

  而且韦宝是重生穿越巨,知道努尔哈赤的能力也赶不上皇太极。

  要是皇太极提早上台,建奴和宝军的形势,和明廷,和蒙古人,各方面的形势很有可能都要发生重大变化了!

  所以韦宝暗暗企盼这回自己的贴身军医能顺利医治好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能同意自己的赔偿两千八百万两纹银的要求。

  聪古伦格格一行,马不停蹄,只用了一天,又赶回了义州城外。

  建奴不敢怠慢,查明身份之后,赶紧放他们入城。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