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明鹿鼎记> 【0817 总裁要看试验】(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0817 总裁要看试验】(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ddxsku南派三叔起点文学新笔趣阁
  

  因为宝军的船都是装备的蒸汽机动力的,速度上要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任何船只。

  只有鱼雷,才能发挥出速度快,防护性高的特点。

  这一点,火炮都做不到。

  因为火炮很难保证打击精度。

  离远了射不准,离近了不好射。

  鱼雷就不同了,冲上去,几百米的距离,一放一个准,挨着就炸,并且是直接在船底给你掏出一个大洞出来。

  这对于海战是致命的。

  这个时代的船只,中一发火炮不一定沉船。

  中一发鱼雷,必然死于大海之底。

  那真的叫死无葬身之地。

  鱼雷艇诞生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1865年时的水雷艇已经可以担当作战任务了。

  当时还没有鱼雷,水雷艇艏部突出一根长长的撑杆,撑着水雷向敌舰猛烈撞击,将敌舰炸毁。

  1864年,北军的水雷艇就靠这种办法炸沉了南军的“阿尔比马尔”号装甲舰。

  以鱼雷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舰艇。

  1866年,在奥匈帝国工作的英国工程师R·怀特黑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能够自动航行的水雷。

  由于它能象鱼一样在水中运动,因而被称为鱼雷。

  后来制造了专门用来发射鱼雷的舰艇便是鱼雷艇。

  1869年,英国工程师怀特海德发明了水中兵器鱼雷,它由压缩空气推进,在水下以6节的速度可航行276米,头部装有8.2公斤炸药。

  鱼雷的爆炸力大可以用来攻击水面舰艇。

  最初,鱼雷只是被装在灵活机动的小艇上,用来攻击敌舰。

  1877年,英国制造出了专门发射鱼雷的鱼雷艇“闪电”号,并将其命名为海军的“1号鱼雷艇”。

  该艇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具有19节的航速,而其所装备的鱼雷则能以18节的航速航行584米。

  鱼雷艇就此问世。

  此后,奥地利、希腊、德国、意大利、日本及北欧各国的海军都拥有了鱼雷艇。

  1878年1月26日,俄国鱼雷艇首次成功使用“白头”鱼雷,在70米距离上击沉了排水量2000吨的土耳其炮舰“英蒂巴”号。

  鱼雷艇创造了小艇打大舰的奇迹,使鱼雷艇引起人们的重视。

  此后,欧洲各国海军都相继制造和装备了鱼雷艇,鱼雷艇的性能也不断得到改善。

  在十九世纪末期,鱼雷艇从出现,到具备作战威力,也需要花费五到十年的时间。

  当时有个背景条件,就是有能力研发鱼雷的国家,已经有很不错的科技技术基础了。

  韦家庄的军工落后在基础这里,所以,即便是韦宝能拿出方案,给出方向让底下人去搞,具体多久能搞出来,韦宝也没有办法预估。

  1887年1月13日,俄国舰艇向60米外的土耳其2000吨的“因蒂巴赫”号通信船发射鱼雷,将其击沉。这是海战史上第一次用鱼雷击沉敌舰船。

  1899年,奥匈帝国的海军制图员路德格·奥布里将陀螺仪安装在鱼雷上,用它来控制鱼雷定向直航,制成世界上第一枚控制向的鱼雷,大大提高了鱼雷的命中精度。

  1904年,美国人E·W·布里斯发明发热力发动机代替压缩空气发动机的第一条热动力鱼雷(亦称蒸汽瓦斯鱼雷),使鱼雷的航速提高至约65公里/小时,航程达2740米。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鱼雷已被公认为是仅次于火炮的舰艇主要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达1153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89%;舰艇162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4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总吨位达1366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68%;舰艇达369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38.5%。

  1938年,德国首先在潜舰上装备了无航迹电动鱼雷,它克服了热力鱼雷在航行中因排出气体形成航迹而易被发现的缺点。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