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一百二十九章 习惯才自然(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二十九章 习惯才自然(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
  

  我想也是,妍子家有钱,朋友们都知道。我有没有钱不重要,但妍子结婚,肯定不可能寒酸。

  在妍子家,我的空闲时间多了。发现一个问题,她家没有书看,我想起那本《推背图》,笑笑,在北京,我几乎忘记了,挺对不起董老师的。

  别墅后院以及摆在屋子的花草,是需要侍弄的。妍子在这方面不在行,我找到了几本相关花草盆景的书,从干爸干妈的房间,自学摸索,倒也有那一番架势。

  这天,后院草坪上的月季需要剪枝了,疯长得不成样子,开过花的枝条老长,需要修剪。

  我从干爸的柜子上,拿了个太阳帽戴上,穿了一双凉鞋,拿着剪刀,有模有样地修剪起来。妍子端了一壶凉茶,算是慰问前线。她坐了一会,觉得没有参与感,拿着胶管,给草皮浇水,有时故意浇在我身边,我也不躲闪,晓得她是闹着好玩。她浇水完毕,就坐在一边看。我剪完了一丛后,她喊了一声“喝水,老公。”

  我回头笑笑,走到她的身边,喝了一杯水,说了声:“谢谢妍子。”算是回应。

  她兴奋起来,说到:“称呼不对,重叫!”

  我说:“结婚那天再叫好不好?”

  “刚才看你剪花,那姿势好像我爸,我给你倒水,好像我妈,是不是,生活就应该这样?”

  我点点头,说到:“也许就该这样。有人说过,幸福的家族都是相似的,对不对?”

  幸福可以让人平庸,就像一个平安久了的人,有时想找点刺激的事情干干,等他在刺激中发现平安已经失去,才后悔。平庸与平安是兄弟,和空气一样,只有当失去后,才知道它的珍贵。那些富贵而不安的人,想多了吧?

  其实刺激是很好找的,在自己的内心。方法很多,比如哲学家的思想试验。伽利略的关于惯性的思想试验,人畜无害而得出结论;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思想试验,知音难觅而得真理超前。

  在家庭生活中,尤其是年轻人,最好的刺激内心的方法,是从情感入手的,或者叫做调情。为了调情,得有情调,这是一体两面。我觉得,妍子是这方面的高手。她的言语动作之间,总体现一种莫名的暧昧;她的香水和体味之中,总诱发出我的荷尔蒙。

  二十多天了,每天不一样,令我惊叹。她仿佛无师自通地学会了阅读我的身体密码,经常让我没有思想地任她纠缠。一切过往,皆为序章。今天,她又有什么节目呢?我莫名地产生了某种期待,我是不是在堕落?

  今天是共浴,那浴缸仿佛是欲望的器皿,那泡泡闪烁的七彩之光,胜过了任何皇帝的新衣。

  细节不描述,节约字数,给读者猜迷。

  当然,不管妍子给她自己或者我们之间的行为,披上何种色彩,制造何种氛围,我都知道,皆是外衣。

  妍子还是妍子,我还是我。我们在一起制造的经历,都会习惯成自然,像今天剪花时一样,平庸得像大多数正常幸福的夫妻。

  她熟悉了我的口味,努力地在厨房调配我喜欢的东西。她熟悉了我的喝茶爱好,提前泡好我需要的茶水。她熟悉了我的身体,我的每一件衣服鞋袜,都是她买的。

  我能给她什么呢?安心,就是她需要的。我要证明,我是爱她的。

  其实,别看她的要求只有一个,却是最难达到的。因为,爱是一个心理状态,要适时地对方可感地表达出来,方法不是很多,尺度需要把握。但是,即便是我自己,我也无法完全控制和弄清自己的心态,这有难度,但也不难,只要我说服了自己。

  过了几天,钟厂长要到北京去了,第二批订单招标会要开。我给贺处长联系,结果贺处长就是那么直接:“庄老板,我把你当自己的小兄弟,你也不要老打电话骚扰我,你要是过意不去,还是按上次我们那个规矩,好吧。”

  我求之不得,叫那个领班亲自送去。

  第二批订单比第一批大得多,但听到中标的消息,我却没有第一次那么激动,这是为什么呢?

  边际效用递减。这是一个经济学规律,但也可用在心理学上。比如,一个穷人,突然得到一万元的收入,得到的心理兴奋和满足,非常大。一个富人,比如说妍子,这一万元对她来说,基本没有刺激。同样的事,随着刺激的数量增多,得到的心理感受会渐渐减少。

  同样,我记得,第一次在武汉,钱哥请我吃自助餐时,200多一个人的标准,我吃得兴奋加震惊,心理感受了巨大的冲击。但现在,在温州单价聚会时,龙虾鱼翅,甚至一桌数万,也找不回当年吃自助餐的感觉了。为什么呢?吃的数量多了,快乐就没有了。

  反观我现在,在妍子家,最喜欢吃的东西,还是四川泡菜和辣椒,又回到童年最原始的东西。

  人们说,吃喝玩乐。我已经进入到吃喝调动不了我的情绪的地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至于玩乐,妍子极尽与我玩乐之能事,我有个担心,总有一天,我也像对食物一样,渐渐从习惯到自然,一直到提不起兴趣。但愿不要那样,如果那样的话,我拿什么刺激我自己?

  我想起了温州商人们谈论的故事和话题。他们在发财前,大多贫困,发财后,始终有一阶段,迷上了赌博和打牌。按这样推理,可能是这个逻辑:小时候因缺钱被钱玩,得到小钱时兴奋不已。后来发财了,就玩钱,报复小时候因缺钱而造成的心理创伤,属于心理上的治愈。当然,开始玩钱时有快感,随着边际效用规律,为获得同等快感,只得加大数量,结果,越赌越大,如果不懂得收手,败家是肯定的。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