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用问,他从大学到工作,都一直在四川和重庆混,他根本不太清楚,在北京上海或者深圳,有多少与他专业水平一样的人,正奔跑在成功的路上。
“暂时不太确定,反正,在重庆,我发现,自己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最开始,我还嘲笑过班上那几个到美国的,生活不适应,公司不适应,学习不适应,估计,照这样下去,过不了两年,他们该嘲笑我了。”
“那你准备怎么办呢?”
“按直觉,关机重启,才是办法。我们搞计算机的,当程序出现混乱,又找不到解决办法时,只好强行关机,重新启动。利用机器本身的基础架构或者恢复出厂设置,重新启动。”
电脑我还是懂一点的,起码我跟高手做过朋友。我问到:“那过去存的数据,岂不是有可能丢失?”
“保利保留吗?我在重庆,也没什么社会关系,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业绩,我的历史数据,简直都不敢跟同学说,太垃圾了。与其这样,我不如离开这个行当一段时间,清空自己的内存,寻找自己最初的触发点,重新启动。”
“这是你学佛的原因?”
“是一个尝试吧。你知道,我也是看过几本佛学书籍的,估计你也看得出来。我起码要尝试一下,判断真伪,再出发。”
“那你判断真伪的标准是什么呢?”
“很简单,自己深入进去一段时间过后,看修行能否让我头脑清楚,命运改变。这当然是往大的地方说,开智慧,得福报。但往小的地方说,起码要让我在这困惑中走出来,得到轻松和快乐吧。如果心理上的东西都解决不了,我就及时判定,它对我没用,我就换频道。”
这个逻辑有点问题,我接着问到:“按我对佛教的理解,这是一个出世法,是解决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的,甚至解决生从何来死从何去的问题的宗教,与世间的享受和荣华没多大直接联系,你好像有点歪。”
他对我举了举杯子,我们是用杯子喝,加上泡沫,一次干杯也只有半杯啤酒,所以,我们喝酒的时间就会非常长。年轻人,不喝到半醉,是不可能散场的。
“庄哥,你的理解太大,我说说我的理解。佛祖当年出家,为的是什么?是解决烦恼问题吧?”
我被迫点头:“对,离苦得乐。”
“如果不能够得到快乐,那就背离了当时的初衷。不管那种快乐是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但他自己肯定知道。他不可能沉醉在痛苦中宣扬佛法。况且,他说的法门,是解脱之道,对于解脱,我了解不深,但至少是轻松自由吧?如果不能让人感受到轻松自由,那就没有解脱。”
不得不说,他的话从原则上讲,我还驳不了他。但是,总感觉有哪里不对,好像有点享乐主义色彩。
而随着精致的菜肴一个个端上来时,我发现,他的问题不在概念推理上,而在定义上。
他所说的快乐与烦恼,是如何定义的。
佛所说的人生烦恼,是指生老病死,他所说的快乐,是洞察人生真相的法喜,法喜是没有缺憾的圆满的快乐。
而我总觉得,小黄所谓的烦恼,只是生活中的情感烦恼,而他所说的快乐,只是心理和感观上的快乐。
我问到:“也许你追求的方向,表面上跟佛一致,但我总觉得,你们对快乐的定义不同。人家说的是大概念,关于整个世界,整个时间和空间。关于人生或者说,是全部的有情众生,对不对?”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