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晴刚刚从西班牙返回联合省,与他一同返回的,还有多艘从本土调来的战舰。
这些战舰一共有十艘,分别是节气级护卫舰的“立春”、“雨水”两舰,星级轻巡洋舰的“比邻星”、“大角星”、“天狼星”、“老人星”四舰,以及两艘弹药补给船、一艘食水补给船、一艘修理船,是用来替换部分在外征战已久的舰只回国休整的。
当然了,“八月十日”级战列舰就没得替换了,只能委屈他们继续在外服役,直到战争结束。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国内只有两艘同类舰了呢,另外“执委会”号和“东岸人”号也不便轻动,只能留在国内镇守,因此就只能如此了。
而说到这些战舰,东岸海军这些年来陆续退役了一些早期的快速巡洋舰、护卫舰以及杂船,目前各类大小舰艇保有量在95艘的数字上(含25艘内河浅水炮艇),总吨位大概在5.6万吨的样子。其中,战斗舰只(不含内河浅水炮艇,含武装运输舰)的数量在50艘,其余20艘均为辅助舰船和杂船,比起刚刚结束的英荷战争中双方动辄出动上百艘战舰的规模也不差多少了。
但要知道,与英国、荷兰开战前大量征召水手、船只(同时也启动封存的战舰)所不同的是,东岸海军几乎所有人都是常备军,算上内河浅水炮艇的话95艘舰船是常年训练、战斗的,与其他各国战事一结束就大量裁撤船只、遣散人员颇为不同。因此,这就导致了极为庞大的海军维持费用,其中光人员薪资一项每年就得吃掉财政一百多万元(这还没算同样归海军部管辖大量海防炮台官兵的维持费用呢),出海训练的费用也是极高,更别提还有烦人的维护保养了,总之海军开支目前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50万元一年,比陆军还高了50万,已经成了政府重要的财政负担。
更可怕的是,海军目前还在嚷嚷着要多造军舰、要开发新型战列舰、要建造“执委会”级第三艘“解放者”号等等,这简直是要把执委会诸公往死里逼。不过海军的理由也是现成的,即现在东岸人的海上势力已经扩展到了整个大西洋、西印度洋、东南太平洋和西北太平洋,在怀远岛(特立尼达岛)、莫比尔河口、佛得角群岛、南非、新华夏岛、澳洲、拉包尔、大溪地以及远东等地拥有据点,需要大量的海军船只来维护这些航线的安全。以东岸现有的海军规模,是远远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的,因此需要继续大造军舰,扩充海军。
执委会对海军的这个论调简直就是嗤之以鼻,第一时间就给否决了(不否决行吗……),并且表示,即便如同当年的葡萄牙、现在的联合省,对大部分海外殖民地的海上安全也是放任自流的,因为谁也养不起规模过于庞大的常备海军来维护上述航线的安全,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各个海外殖民地最该做的,就是扎紧自己的篱笆,多建战略储备仓库、多修城防设施,以便在遭到敌人攻击时可以坚持尽量长的时间,最终等到海军前来解围。
执委会和海军部之间的博弈、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最后以双方各退一步结束——在这个过程中,法国人正在重建的舰队的规模让东岸人有所警惕,并最终促使了执委会的有限让步——海军放弃先前的计划,转而接受执委会提出的开发新一代战列舰,并在未来十年内新建不下于二十艘大小战舰的计划。值得一提的是,执委会同样提出了压缩和平时期海军规模,封存部分战舰、裁撤部分人员的要求,即一些战舰将被除役封存,以减少日常维修、保养花费,同时一艘船只保留核心军官和部分关键岗位(最多不超过全舰额定人员的20%),其余人员一律裁撤,以最大程度减少开支。
除此之外,海军也需时不时出门搞一些“外快”,以补贴越来越浩大的军费开支。毫无疑问,这些外快收入是极不稳定的,且很多场合需要陆军配合(这意味着要分润好处给陆军),但多少也是个补贴,长期下来数目也不能说小了。而也只有这样做了,执委会才会同意新的战舰研发及建造计划,毕竟他们得考虑国家财政是不是能够承受得了不是。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