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件事上,大汗的脑袋还是清醒的,因为东岸人一直在旁边进行着提点。他现在稳步推行着先代大汗的政策,在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领域进行着小步快进的改革,同时创建及完善文字系统,建立了一些学校教育人才,可以说是在默默积攒实力,等待时机。从这一点而言,这个原本的半封建半游牧国家,也未必就没有成功的希望了。
与他们相比,一海之隔的那些卫拉特蒙古人的改革才是困难重重。他们的起点比克里米亚鞑靼人要低不少,是彻底的游牧民族,要让他们转变生活习性,变成定居民居,然后还要发展工商业,创造财富——财富就意味着国力,这是他们与沙俄对抗的核心力量——这难度不是一般地大。而且他们的外部环境也不太好,彼得沙皇想要在南方取得出海口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之前索菲亚长公主摄政时期已经两次在克里米亚汗国身上碰壁,未来难免他不会想着“换换手气”,从北高加索一带取得突破。毕竟,这里也有相当部分曾经是俄国领土(沿海部分在土耳其人手里,其余部分双方势力犬牙交错),收复回来的话必然会极大增强彼得的声望,因此他在这里进行军事冒险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
也就是说,卫拉特蒙古人现在改革的时机不太好,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他们必须在俄国人入侵时打上一两次漂亮的大胜仗,短时间内断绝俄国人从这个方向入侵的念头,才有可能进行社会改革,不然怕是只会造成国内混乱,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基于这种考虑,目前东岸人给出的方案是优先进行军事领域的改革,即先改善这些蒙古人的骑兵实力,包括但不限于优秀战马血统的引入、骑兵装备的更新、新式战法的学习等等,重点是强化他们的骑兵优势,以便在沙俄军队入侵时能够有一战之力。他们全国的男丁几乎从小就与马儿生活在一起,骑术是非常不错的,也有一些有效的传统战法(不然俄国人也不会屡次与他们做交易,让他们出兵帮忙打仗了),如果抓住这一点进行强化的话,应该还是有点效果的。总之先顶过这一波再说,不然什么都白瞎。
当然现在这些蒙古人穷得叮当响,先期投入肯定要别人输血了。可怜东岸人每年在黑海的贸易收入不过百万元上下,这其中估计得有一半要砸进去了,虽说都是必要的,但想想总是心疼。因此,他们现在也在伊斯坦布尔积极活动,想办法说服奥斯曼人,让他们也出一点血——不是让他们出钱,那个他们真没有——即把自己不要的或多余的军事物资“捐助”一点出来,给他们这个名义上的附庸国。毕竟都是为了打俄国人,给他们减轻侧翼的压力,相信奥斯曼人还是不会太小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