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三十五章 渐渐明晰的局势(一)(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十五章 渐渐明晰的局势(一)(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雅文小说ddxsku南派三叔
  

  “做得不怎么样!清、顺两军在进行拉锯战,地方上的百姓不够逗留,全跑山里面或躲后方去了。我们在那一片通过多年积攒下来的生意伙伴的关系四处搜罗,一些顺军军官也给我们开了方便之门,可一个月下来仍然只搜罗了不到三千人,基本都是实在混不下去的百姓。当然还有少许是清、顺两军的溃兵乃至逃兵,不敢回军营,也不想在那片烽火之地待着了,于是投奔了我们。总而言之,如果不是实在困难的话,应该没人会跟我们走,唉,这工作真是难做。”副官听郭普夏这么一问,也是苦笑着回答,言语间颇多抱怨。

  “找不到就算了,反正也不是什么强制任务。湖广前线的战争,规模、烈度还不够大,别看双方三四十万大军压在这里,可真正交锋的却不太多,堡垒林立、河湖纵横,不是个理想的交兵之所。可惜我们现在还无法深入四川啊,吴三桂一死,那里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川省素来富庶,人口众多,故各方势力谁也不肯放弃,我估计川中还要混战个几年,直到一方彻底精疲力竭为止。可惜啊可惜,这么好的趁着战乱搜罗人口的机会,我们竟然没法利用上,真是可惜了。”郭普夏用一种略带遗憾的语气说道。

  他曾经跟随顺军左营入川考察过一次。在那次行动中,他通过自己的实地观察及周围人的叙述,认识到了“天府之国”到底有多富庶。这个在明末朝代更迭之中被破坏得还不算严重的省份——早些年只被张献忠占领过一阵子,且人家也是当做基业来经营的,杀戮不重,后来吴三桂率军入川,因为起了将其作为封地的念头,也约束住了手下,没多造孽——经过最近数十年的和平岁月,恢复得较快,虽然和前明万历年间的鼎盛高峰还没法比,但也相当不错了,在此时的中国大地绝对是一个大省、富省,若被顺军夺取的话,那么其实力骤增是毫无疑问的事情,故清廷拼了老命也要和他们争夺一番。

  目前,CD的吴三桂已死,其子吴应麟虽然得继大位,但吴氏集团这个整体已经不可挽回地走向了崩溃,其核心老臣、统兵大将只有很少一部分效忠吴应麟,帮着他勉强守着CD府,其他官员、部将,大部分降清——其实也不能说降清了,因为严格来说四川也是清国的一个省份——少部分军官或出于民族主义情绪,或出于其他考虑,带兵投降了大顺方面的刘忠贵、张能二人,而文官和地方上的一些士绅,则对前明仍念念不忘,投降了南明。

  因此,现在偌大个四川,除CD府仍勉强处于吴氏子孙的控制之下外,其他府县基本都已被瓜分,形成了清、顺两军对峙厮杀,南明躲在一旁准备偷机的局面——当然他们现在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劝降驻守在贵州北部的吴军残余,收复全省,以作为云南的屏障。

  东岸人预计,贵州估计很快就会落到孙可望等人手里,四川南部一些州县大概率会落到从曲靖府前出的南明大将李定国之手。东川目前没什么疑问了,张能已经坐镇重庆,刘忠贵刚刚大破张勇,局面大好,清廷能够保住川北地区就不错了,指望他们反攻入东川实在不现实。至于说四川最精华的CD平原的归属,就要看清、顺两方最终决战的结果了,谁胜吴应麟估计就会投降谁,这一点毫无疑问。

  “四川局面在未来一两年内就要渐渐明晰,中国局面也将出现大变。你们不要再惋惜人口的事情了,还是把重心渐渐转到这上面来吧。嗯,最近好好整理一份报告,有关清、顺两国方方面面的报告,包括军事、政体、商业、农业、工业、外交等都要写,这对上级判断下一步的行止,有很大参考意义,就忙这个吧。”郭普夏最后说道:“快点写,争取在我走之前让我看一眼。”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