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复汉军方面因为崇明岛的问题,杨世金恨不得跪着给陈鸣立下军令状,水师现在肩膀上的压力比泰山都重。那崇明岛上的清军日子就好过吗?
东南风吹刮着崇明。时间进入到四月份。
自从三月初黄正纲带领水陆军撤入崇明以来,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崇明岛的战略环境已经变了太多太多。
最早的时候他们还有背后的海门厅可以依靠,常州也牵制着复汉军的陆军主力。而现在呢?
整整一个三月中,扬州的复汉军仗着江南大军的势,将自家的势力范围从扬州城外直线推到了高邮州,然后横着往东拿下了兴化、东台,俨然就是当初经营苏北的架势,却更顺利了许多。到了中下旬的时候,那泰州、南通州和海门厅已经全都成了复汉军的地盘。待到常州陷落的消息传到,满岛惶恐,满岛沮丧。
现在崇明岛的日子也苦的很。
黄正纲立在水营的高台上,遥望着东面的天际,如同一尊冷冷的石像。没人看的到,这个崇明岛上一万多水陆清军的定海神针,实际上已经满脸疲惫。
整整一个三月,北京的乾隆皇帝只给崇明岛颁下了一道道嘉奖的旨意,一封封圣旨给黄正纲等水陆军将加封了一个个黄马褂、双眼花翎,乃至云骑尉、骑都尉、轻车都尉等世职,黄正纲更是得了一个二等男的爵位。
可这有什么用?崇明岛上的水陆清军最需要的是援军,是援军!
三月下旬,先是海门厅被复汉军占了,然后是常州陷落的消息风一样传遍整个崇明,真的如五雷轰顶,炸得崇明岛上的水陆清军士气全无。
什么爵位世职,黄袍马褂?很珍贵是不是?但那珍贵是珍贵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现在的崇明清军就在面临着生死攸关的大问题。而很多水师官兵的眷属还都是江南,或是范围再大点的南方人。在生与死这个大问题面前,很多人都恍然发现,皇帝老子的那些封赏嘉奖全都是虚的。
你带了双眼花翎你穿了黄马褂又如何?一刀砍来照样掉脑袋。
崇明岛打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士气是一天比一天低沉。陈鸣也乘船观望过一眼清军的水师大寨,这士气比之常州清军最后那两日也不高多少。黄正纲自好派人递信给舟山的柴大纪,不管柴大纪现在手中能抽出几艘军舰几艘民船,黄正纲都下命让柴大纪立刻来援。
“或许自己是自寻死路,自己更应该就此撤出崇明!”
望着东面的无垠的水面,黄正纲眼角一抽搐。他对于自己的行险一搏,是完全没有把握。而且代价付出的太大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啊!”黄正纲长吸一口气,命令早已经传出了,是成是败就全看天意了。
陈鸣人就停在吴淞。他现在的日子并不忙,后勤系又分出来几个人转入文官,自然个个都是大员,同时四堂叔陈敏被命为南京副留守,留守当然是陈鸣的了,南京的地位特殊。出身浙江的原《中原日报》的副总编沈国贞被任命为江南监察御史,他的身世很清白,虽然年纪小小就被发配到了关外,但他的身份本身就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吕留良案让浙江士林元气大伤,可到底也有很多学生留了下来。如果是满清当道,这自然不是什么好炫耀的资历,可换到了复汉军这里,那就是一层很光彩很光彩的光环。沈国贞的身世能让他很方便的就收揽到一部分江南士林的人心。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清军之前已经在扬州、苏杭一带收了好一阵厘金,复汉军再入苏北的时候,陈鸣就意外的发现民间地方的抗拒力比之预期的要小上很多。
再加上这一回复汉军鸟枪换炮,一战就包围了丰升额带领的清军主力,坐断江南的势头拦都拦不下,投靠过来的学子和各类人物就比上一遭多的太多了。常州之战虽然刚刚落定不久,复汉军在苏南地界的统治俨然就是打开了局面。
士绅学子也好,乡绅地主也罢,多数人乖乖剪掉了辫子。
所谓我之英雄,彼之敌寇。同样的道理,复汉军的幸运也就是清兵的大不幸了。地方事务上的顺利让陈鸣有了更多的手腕和精力来处理崇明岛的事情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