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畜力鼓风,但是,这里与那边的高炉不同,它的侧面还修了个高高的烟囱。
现在因为缺乏电力设施,所以,就算是林泽现在建立的这个炼钢厂,炒铁炉的时候还是用人力来进行搅拌,炉边总有一位身强力壮的大汉,拿着根熟铁做的炒铁棒,挥汗如雨的来回搅动。
不过,最后林泽发现这样做的效果还是太低了,了解现代机械的强大能力的林泽显然不会让工人们做这种既劳累,又会严重损害自身身体健康的工作,所以,他让胡炎在炉顶上做了个支架,正中悬挂着一个大圆滚子,下面有三根熟铁棍子斜斜地伸向炉床,仍旧是火甲牛在提供动力,这样就有了一个简单的,但是,极为实用的机械化的炒铁设备。
以往的时候,生铁是冷却成锭后再加热,炼成熟铁;现在林泽使用的技术,就是直接把高炉出来的生铁水直接炒成熟铁,这样的技术,就算是再地球上,本来是要到明朝才会出现的方法,像是明朝的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之中就有记载。
不过,现在这些技术直接被林泽拿出来用了。
虽说比起现代的技术差的远,但是,正好合适现在的林泽使用。
生铁一旦炼制成熟铁,那就可以直接涌来制作锄头、铁锨之类的农具了,当然,制作过程还需要铁匠不断的锻打、渗碳和淬火,熟铁柔软,可锻性强,加工性能优越。
炼钢厂等出产数量可不少,所以,胡炎直接在一边修筑了一字儿排开的十几台锻炉,这东西的基本结构,和所有农村铁匠修理锄头铁锨等农具的锻炉没有什么区别,就是要加大、加厚。
加大是为了之后涌来锻造大型的铁件,加厚则是为了保温,毕竟这是长时间使用的,这样的设计的话,也可以节约燃料嘛。
不用说,这里依然采用火甲牛的畜力,当然和高炉、炒铁炉的那边比起来,这些就是孙子辈的小不点了。
还不仅仅是这样,林泽和胡炎又每台锻炉边上摄制了一台简单畜力的锻锤,锻锤下则是厚厚的铁砧,砧下垫着厚实的柞木墩子,再下面就是水泥、石子浇铸的基座了。这样的多层复合受力结构,能够承受锻锤落下的巨大冲击力。
这些锻锤,那些个大的锻锤重三百斤,冲程三尺,每分钟落锤50次左右;小的则重七八十斤的样子,冲程二尺,每分钟落锤150次左右。大锻锤用于粗加工,小锻锤则是用来最后做为精加工的。
实际上以现在的技术能力,这个精加工也精不到哪儿去,毕竟仍是锤子敲的嘛,说到底,这样粗糙的畜力锻锤的加工技术,实际上和铁匠铺里面的那些铁匠们用手一锤一锤敲打,根本没有多少区别,要说有差别的话,也仅仅是效率上面提高很多倍。
毕竟人力有限,而火甲牛那边,一直可以输出畜力。
可惜,现在的技术条件不能冲压,更不能精密锻造,否则林泽还真能够就有金属机床可用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