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甲午崛起> 0615 收天地会(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0615 收天地会(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天地会创立于康熙十三年(1674),因其拜天为父,拜地为母,会员同为兄弟姐妹,故称天地会。

  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对内称“洪门”,隐含明“洪武”年号之意。下分许多支派,如小刀会、红钱会、哥老会等。

  参加天地会的成员主要是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游民群众。天地会起自福建漳州地区,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遍及福建、台湾、两广、湖南、江西、云贵等广大地区。

  太平天囯起义后,各地天地会及其支派纷起响应。

  天地会自康熙年间创立。

  至乾隆中叶,主要是在地下从事秘密反清活动。

  自乾隆中叶之后,随着社会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的加剧,天地会的反清斗争日趋公开化。

  咸丰元年(1851)太平天国起义十余年间,南方各地蓬蓬勃勃地展开了反清的群众运动。

  其中大部分是由天地会成员组织和发动的。

  太平天国起义初期,天地会又在广东、广西打击清统治者。

  造成了对统治阶级“茶毒殆遍”、对人民群众却是一片大好的革命形势。

  这些反清斗争,对太平天国起义及其顺利发展,起了先驱的作用。

  南方各地的天地会高举着“反清复明”的政治大旗,积极进行着推翻清政权的斗争,为华国华粹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天地会在南洋各地华侨中广泛发展,并与当地人民一起为抗击欧美殖民主义当局的残暴统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但是天地会也有其不可克服的致命弱点。

  首先,天地会“反清复明”的宗旨在康熙年间该会初创时,对组织群众进行反清斗争起过一定的作用,但自乾隆中叶以后,明朝灭亡已一百多年,社会上存在的尖锐复杂的问题,不在于“复明”与否,而在于农民迫切需要夺回被地主兼并的土地。

  而天地会始终不曾拟订、提出土地问题的纲领口号,所以也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动、组织广大下层群众参加反清斗争。

  其次,天地会的起义斗争是分散进行的,始终没有汇合成统一的、有计划的大规模的战争。

  天地会从康熙年间创立,到嘉庆、道光年间,经历一百多年,虽然流传年久,传播地区广泛,始终是一盘散沙。

  各地天地会、甚至本地天地会之间都从不发生什么联系。

  各个山堂的规模都不大,少则几个人结一个会,多则几十人结为一个会,发展到几百人至千人的山堂就不多见了。

  它们之间彼此不相统属,门户之见森严。

  这样的话,当天地会进行武装反对清政府的斗争时,就形不成一个统一的组织,更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

  就以林爽文领导的那支规模较大的起义军而言,也是各部均有自己的旗号、年号、队伍以及战斗计划。

  因此,天地会的反清斗争最后必然以失败告终。

  有了刘永福的穿针引线,华粹党同天地会各地接触的很快,迅速的将这群数量不大,但是分布很广的一个个小群体吸引到了华国的友好政治势力当中,当然,他们没有明确的宗旨,也谈不上势力,不过,清廷围剿他们,而华国对他们友好,这一下子就将天地会都拉过来了。

  华粹党是有明确政治目标和政治纲领的政党,对于这些愚昧的,朦朦胧胧的政治集团,吸纳能力是很强悍的,不用多久,就能全部同化掉,让天地会的人觉得,加入华粹党就是革命,就是反清复明的具体体现。

  其实他们自己也知道,再成天嚷嚷着恢复灭亡了两百年的明朝,多么的可笑。(未完待续。)w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