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奥匈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在利益需求方面也是有分歧的,在东线都是这样,首先,波兰如何分配是个问题,当然这是最小的,和后面的问题相比这就是毛毛雨,我问你,如果你负责东线的话,你的军团主攻方向会是哪?”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攻下俄属波兰之后,我自然希望部队能向乌克兰方向进攻,这里距离我们最近,拥有大量的耕地,顿涅茨克地区还有煤矿,最关键的是适合我们统治。”说到这里,费迪南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
奥匈帝国从自己利益出发自然希望攻下离自己最近,最适合自己统治的地区,而德意志帝国也是这样想的啊,所以他们希望攻下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而这个攻击方向一个是向东,一个是向北!双方根本不是一个套路啊!
如果想要奥匈帝国的利益最大化,那么肯定统一思路,击中力量向乌克兰方向推进啊,而这个时候势必会和德意志帝国发生分歧,而如果鲁普雷希特默认了这一点的话,那么就好办很多,毕竟德国军队在东线最大的集团就是巴伐利亚军团,是不是一言堂不知道,但是说话很有分量。
“另外,你认为奥匈帝国的军队能否肩负起控制西乌克兰的使命?能否在东面和俄国主力相持,南面和巴尔干各国交战,西面还要防御意大利的情况下守住本土?”如果说利益上问题让弗里茨看到了和巴伐利亚联手的必要性的话,那么奥皇说出的这个问题就已经隐隐指向必然性了!
奥匈帝国军队不给力啊!这个问题即使费迪南也无法否认,同盟国中,除了能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身上找点自信之外,费迪南真不知道还能打得过谁。(意大利已经不算了。)弗里茨私下估算过,一个德国师估计能打1.5个左右的奥地利师。如果一个军的话,估计能打1.8个奥匈军。再往上的话,差距会更大,为啥呢?不是人数的问题,因为越往高层走,德军在装备上的优势就越大,拥有的重装备也就越多。而自己这边随着规模的扩大,部队兵员的种族越混杂,民族团结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你真不能不把它当回事,而这样一来,一增一减之下,双方的差距就越来越大。
至于说如果对手是巴伐利亚军团的话,经过这次演习后,鲁普雷希特说,我一个军能打你2个半军,费迪南都是信的,你看看这次,小毛奇绝非庸手,一点五倍的兵力优势让人家两天给拍趴下了。
“我们的形势其实很糟糕,德国人可以把兵力集中在西线作战,而我们需要面对三线作战,老实说,我不认为我们单纯靠自己可以对抗俄国,更别说同时应付三个方向了,所以,依靠德国就成了必然!而最好的选择,自然是现在的巴伐利亚军团!”
奥皇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奥匈帝国压力太大,正面刚不过对手,又有野心想要捞好处,那么就必须找打手。而现在最好的打手就是巴伐利亚军团,这就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