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第一七四章 德国之行(六)(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七四章 德国之行(六)(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ddxsku新笔趣阁17k小说网雅文小说81中文网南派三叔
  

  但就整个留学计划而言,却是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因为在这120名留学幼童中,只有詹天佑和欧阳庚二人顺利完成学业;容揆和谭耀勋抗拒被清廷召回,自行留在美国耶鲁大学完成学业;而李恩富和陆永泉则是被清廷召回后,又重新回到美国,才读完了耶鲁大学的学业。除此6人之外,其余有先期因不守纪律被遣返的9名、以及执意不归及病故者26名,剩余94人于1881年分三批被遣送回国,均未能完成学业。

  清廷的留**童计划失败的原因很多,除了清廷自身的观念落后、保守之外,幼童在美国接受西方的教育,过美国式的生活,逐渐改变观念,也是一个重大的原因,留**童的观念改变也是有好有坏,在留美期间,这些幼童有的换装西式服装,有的剪去辫子,参加各类体育活动,这到是无伤大雅;有的崇尚自然科学知识,对学习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失去了兴趣,有的接受自由、民主、平等之类的近代观点,也可以接受;但还有的幼童与美国的女孩约会,甚致信奉了基督教,这就属于有些出格了。

  华东**当然不会像清廷那么保守,但留**童计划失败的某些教训,还是值得借鉴的。华东**当然要比清廷开明得多,什么穿西式服装、剪辫子在华东**根本就不算事;而参加体育活动、崇尚自然科学知识、接受自由、民主、平等观点也是华东**所提倡的,甚致是恋爱、信奉基督教,华东**也不会明确反对,只要是不影响学业,当然也不会支持。

  但这个时代的中国社会,本质还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仅仅只靠华东**这5、6年的努力建设,能够改变的毕竟只是极小一部份。尽管这些学生大多是来自青岛、上海这两个目前华东**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城市,但他们仍然保留着十分清晰的传统记忆,何况随着留学计划的进展,华东**也不可能只从青岛、上海选人,肯定会扩展到其他地区,而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更为落后,更为接近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形态。而德国是这个时代世界现代化程度最高,科学最发达、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因此留学生到了德国之后,所见所闻,观念难免会受到巨大的冲击,也肯定会产生一些思想观念上的冲突。

  而且在旧时空里,中国人的智商、学习能力是公认全球最强的民族之一,只要给他们同样的学习环境,中国人的成就是决不会输给欧洲人的。而只要是人材,当然是在那里都会受到重视,因此当德国人发现在留学生中有天资聪颖的人物之后,也难免会起留为己用的想法。另外,也不能保证华东**的敌对国家,如英国、法国会从中破坏,鼓动留学生背叛华东**。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