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覆汉> 第五章 时事难从无过立(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五章 时事难从无过立(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南派三叔ddxsku
  

  所谓言听计从,事事讨教,无外乎如此。

  而程武注意到父亲的表情,自然也是立即住口。

  “你们二人说的都对。”程昱放下姜汤,直接在上方座中言道。“能从出身、时局、个人性情上多方考虑,其实已经算是不错了……”

  程武与薛房齐齐一振。

  “但你们都少算了一个事情,那就是袁本初是何人?”程昱不慌不忙。“当今之世,君择臣臣亦择君是不假,可我问你们,以咱们兖州而论,刘公山请辞、桥太守被杀、二张被幽禁、鲍国相战死,但凡要去择一君,那除了袁本初还能有谁呢?”

  “那跟董卓有什么区别?”一直没出言的程昱次子程延不由蹙眉。“肆意妄为,尽失人心。”

  “若他真学董卓一直杀个不停,而且越杀越快、越杀越多,那必然会失败,但也是以后的事情了。”程昱正色言道。“因为凡事皆有轻重。譬如这件事里面,出身、时局、个人性情、君主什么的总有一个要突出来,作为去决断的权重所在,而单以此时论,却正是时局使然为其首,然后上位者决断居其次,至于个人性格乃至于出身想法都要再往后排一排了。”

  年轻的程延依旧不解,但程武和薛房却跟着肃容起来。

  “我明言吧,我觉得二人应该都会接受征召。”程昱低头再度啜了口热姜汤,然后便起身踱步绕过堂中的礼物,来到大堂的门槛前,并负手望着门外随风肆意飞舞的雪花,而其人鬓角斑白处的乱发与颌下乱须似乎也在随着雪花乱舞。“这跟他们的性情与出身无关,而在于袁本初之强盛在兖州已经不可动摇,而陈公台的名声与李退之的家势都不足以让他们和袁本初装三拿四……陈公台是有名,可他只要是想做事,却也没别的人可投了;李退之家族是强盛,但此时李氏要敢起自立之心,只怕马上便有袁本初大军雷霆俱下,灭其族以正视听。但更重要的一点是,或许以后还会有反复,还会有不满,但以此时论,董卓乱政以至于天下忽然崩坏,以至于汉室忽然彻底无力,人心都在惶恐思定。”

  言至此处,程仲德回首睥睨言道:“你们以为,卫将军龙行太行、并吞三辅,袁车骑虎踞大河、横扫青兖,都靠的是什么?固然是他们英雄了得,但更多的,还不是天下离散,亟需英雄?!便是刘景升鹊起荆襄,陶恭祖遮蔽徐州,又何尝不是荆州人、徐州人想要求一份安泰呢?”

  程武、薛房等人全都略有醒悟。

  话说,其实程仲德这番话是道尽了初平元年这段时间群雄并起的根本缘由,上到公孙珣、袁绍,中到袁术,下至陶谦、刘表,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并吞极广,是有足够理由的。

  首先是没有足够合格的对手。

  这个对手不仅仅是指同级别、同分量的政治人物,更是说野心也是需要豢养出来的,即便是有些人确实有实力、名望,却也未必有那个政治野心,愿意和这些作风强横、野心勃勃的先发枭雄们作对。

  譬如鲍信,譬如孔融,譬如刘岱,前一个有武力,中间一个有人望,最后一个既名正言顺又有实力,然而他们面对着袁绍的大举兼并之举却都选择了服从……为什么?因为他们真的没有那种乱世争国的政治欲望,更没有袁本初、公孙珣那种赌上身家性命来完成政治理想、成为天下至尊的勇气与野心。

  实际上,即便是有人反抗,而且反抗激烈,却也未必是真正的对手。

  这就好像西凉那群军阀一样,他们的兵马素质天下闻名,但他们只是想割据地方,保住地盘,苟且安乐而已。即便是韩遂这种昔日有些政治理想的人,在美阳、渭水等战事之后都彻底丧失了那种‘为天下事’的野心,何况他人?

  这种人,无外乎只是所谓绊脚石,而非是对手或者竞争者,所以公孙珣稍作约束,不去管他们,他们也乐得装死。

  其次,偏偏这个时代,是真需要这样的枭雄出来保境安民,或者干脆涤清天下的。

  要知道,一方面,灵帝以后,局势的崩坏有深层原因的,而且是不可逆,所以天下秩序的丧失是全方位而彻底的。然而另一方面,是个正常人都知道……就算是之前不知道现在也知道了……那就是再让人难以忍受的‘平世’也比乱世更让人喜欢。

  一次黄巾之乱,河北、中原两大汉室腹地沦为战场,以至于死伤无数,城池残破,农商凋敝,然后又是加赋引起的大面积盗贼祸乱,再然后又是大雨、洪涝,以及再再然后理所当然的大疫。

  但是黄巾之乱还是比不上刚刚结束的讨董战争,因为这场持续了一年的战争,非但在整个帝国范围内引起了连锁反应,致使处处生乱,人人相残,更重要的一点是它让汉室权威彻底沦丧,让人短期内看不到恢复汉室统治的希望……所谓有些聪明人眼中的‘汉室不可复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河南、弘农及其周边地区发生的激烈战斗,还有董卓的急切迁都,非但造成了大量的死伤与战争灾难,更是让昔日帝国最腹心的首都左近沦为几乎无人区的白地惨象。

  不然,公孙珣为什么让李蒙、段煨这种降将当什么河南、弘农太守?还不是因为当地根本没有老百姓了,所谓空头太守,被迫军管。

  而曹孟德讨董失败,逃回緱氏,临行扬州时在緱氏山上与孙刘相互托付生死前所吟诵的那句‘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也根本不是诗人夸大,而是描实好不好?

  整个河南地区千里无人烟,天底下到处都在打仗、劫掠、杀人,谁能受得了?

  黄巾之乱前,一个如王修那样手无缚鸡之力的士子,可以骑着一匹瘦马,背着被褥,靠着亭驿制度就能穿州越县,不远千里去游学……你现在让哪个书生走一遍试试?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