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覆汉> 第三章 一棹每随潮上下(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章 一棹每随潮上下(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南派三叔ddxsku
  

  反正杨彪老婆是袁绍、袁术的亲姐姐,倒也无虞那俩人一怒之下砍了他。

  “杨公。”杨彪茫茫然接了旨,受了节杖,尚未扶着节杖站稳,那边公孙珣便捧杯至此。“你四世三公,素有盛名,今日持节去豫州,宣扬朝廷威权,望你不负使命!”

  “这是……自然。”杨彪尴尬应声。

  “此去路途遥远,彼处还有战乱。”公孙珣愈发感慨。“请满饮此杯,以作践行……”

  旨意都接了,杨彪也是无奈中夹着一丝昏昏然,居然没听出对方话里的暗示,便在在做其余公卿的目瞪口呆中接过公孙珣亲自递来的酒水,然后一饮而尽。

  饮罢,杨文先递还酒杯,便稀里糊涂扶着节杖坐了回去。

  而公孙珣接过空樽,转身让贾逵继续满上之后,却又忽然回头变色:“既已践行,杨公怎么还在此处?”

  杨彪大汗淋漓,本能想要说话,却又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公孙珣把话说这么透彻,已经是算是先礼后兵了,既如此他又何必自找麻烦呢?

  或者说,毕竟是董卓过滤后活下来的人,他又怎么会在合法手续都在的情况下,为了保全一点什么中枢权力而跟公孙珣发生真正的根本利益冲突呢?

  于是乎,无奈之下,其人一声感慨,自言不辱使命,然后便抱着节杖当场告辞……随即,自然有甲士护送其人连家都不能回,直接过长安而不入,往武关而去。而到了武关,杨文先复又惊讶发现等在这里的副史居然是自己堂弟,算是天子近臣的谒者仆射杨众,那就更不必多言了。

  话说,公孙珣这种不屑于做遮掩的人,既然要清洗,又如何会只扫表面呢?

  “黄公,请借旨意与节杖。”公孙珣捧着满杯,然后示意钟繇继续宣旨。

  旨意下来,乃是让黄琬持节出使荆州、并从荆州转益州,去专门调查荆州刺史刘表状告益州牧刘焉图谋不轨之事……并做调解。

  这个任命同样合情合理,黄琬本人是荆州大族,又是刘焉表兄,正如二袁不会剁了自己姐夫一般,黄琬在这两个地方同样不会有任何危险。

  旨意既下,节杖既受,公孙珣又是一杯酒水亲自奉上,便让这位同样在中枢影响力巨大的光禄大夫直接走人了。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益州的问题上,公孙珣依旧保持了足够的理性和克制,作为副使的,居然刘焉次子,治书御史刘诞。

  接下来一位乃是皇甫嵩,其人倒也没有受节杖,而是直接任命了一个新职务——凉州刺史。

  平心而论,这也是一个让人无话可说,甚至合情合理的位置,凉州刺史只能管到一个郡,同时兼有调解、监视、安抚凉州军阀的责任,皇甫嵩去出任此职,正是人尽其用。

  当然,其人既然就此滚到凉州,也就再没法子用自己于三辅的威望影响什么旧部、立什么山头了,公孙珣对关西兵的掌握自然会进一步加深。

  同样的流程,众目睽睽之下,一道圣旨,一杯水酒,然后连家都不能回,便直接赴任去了。

  下一位是掌握长安城一定防卫力量的城门校尉朱儁朱公伟。

  他的任命是出使交州,调解士燮和朱符的矛盾……朱符是交州刺史,却横征暴敛,很不得人心,而士燮是交州本地唯一大世族,深得人望,两家在交州闹得很开心,并不比这大汉朝什么别的地方安泰。

  而这个任命也是很有道理的,朱儁是兖州人,又曾经成功讨伐过交州叛乱,而尤其是这个横征暴敛的朱符,乃是他朱公伟的亲儿子,这也算是某种秉公不避亲了,将来说出去说不定是个美事。

  朱公伟跪地接旨,受了节杖,然后复又接过公孙珣的酒水,一时摇头:“我教子无方,这个任命我无话可说,也一定会尽力而为,但是卫将军,我们都走了……也望你好自为之!”

  言罢,其人倒是主动一饮而尽,然后重重将空樽交回到公孙珣手里,竟是转身便走。

  朱儁之后,居然是吕布。

  话说,虽然公孙珣早知道吕布此人空有一身无双武艺,兼有飞将之能,可眼光、道德水平、个人欲望控制,最多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样子,所以理性上并没有任何期待……可理性归理性,感性归感性,贾文和居然需要支开他吕奉先才能献关,公孙珣虽然不说什么,又怎么会心里不膈应呢?

  所以,借着这次机会,公孙珣正式罢免了其人虎威将军的名号,改任为大鸿胪……乃是剥夺兵权之余保全了其人脸面的意思。

  猝然袭击之下,又没有任何政治支持,只是一个匹夫之雄的吕布惶惶然受了旨意,自然不必多言。

  而接下来,眼见着仅有的四个政治威胁,一个军事威胁全部用圣旨安然无恙的摒除,公孙珣便开始坐回原处,大肆提拔、任命、罢免、迁职……所谓排除异己,并全力掠夺中枢人才:

  以黄门侍郎钟繇为司隶校尉;

  征召京兆韦康为常山太守,正式迁常山太守董昭为钜鹿太守,以钜鹿太守李邵为卫尉;

  以原河东太守王邑为将作大匠,正式迁杜畿为河东太守;

  以尚书华歆为左冯翊太守;

  以尚书郑泰为上谷太守,迁上谷太守高焉为尚书仆射;

  征太原王祥为右扶风太守;

  以中郎将李蒙暂署弘农太守;

  以中郎将段煨暂署河南尹;

  以原云中太守赵平为尚书仆射,副署太尉刘虞;

  以原西园校尉冯芳为城门校尉;

  以扶风京泽为虎贲中郎将,领兵镇守未央宫,而包括杨彪之子杨修、刘焉之子刘璋在内的原公卿子弟所为的郎署郎官,俱罢免,转入白马义从;

  以河东杨奉为潼关都尉,守潼关;

  以河东程银为散关都尉,守散关;

  以河东韩暹为武关都尉,守武关;

  又,

  以王修为卫将军府东曹掾,兼领镇军将军,暂署三辅总略;

  以田丰为卫将军府奏曹掾,兼领左军师中郎将;

  以戏忠为卫将军府西曹掾,兼领右军师中郎将;

  以贾诩为卫将军府兵曹掾,兼领前军师中郎将;

  以荀攸为卫将军府尉曹掾,兼领后军师中郎将;

  以沮宗为卫将军府民曹掾;

  以韩浩为卫将军府贼曹掾,兼领中护军;

  以卫觊为卫将军府决曹掾;

  以田畴为卫将军金曹掾;

  以司马朗为卫将军府法曹掾;

  征召京兆名士赵歧为卫将军府辞曹掾;

  征召尚书郎、长沙桓阶为卫将军府仓曹掾;

  以王象为黄阁主簿。

  又,原将军府长史吕范、司马韩当、从事中郎娄圭,以及后者所领将军号不变,唯独戏忠空下的一个从事中郎,改由新来的张既所领,以示他在郿坞的功劳。

  除此之外,又加高顺为横野将军;

  加徐荣为长驱将军;

  加徐晃为荡寇校尉;

  加张辽为骑都尉;

  加成廉为骑都尉;

  加魏越为骑都尉;

  加焦触为步兵校尉;

  以赵云、田豫、文则、宇文黑獭为别部司马;

  又加太史慈为骑都尉,转回辽东复命。

  其余各部军官各有赏赐加秩,自然不必多言。

  值得一提的是,公孙珣专门遣使,特别与振武将军关羽、建威将军程普、赵国相审配、钜鹿太守董昭、荡寇将军公孙范、宁朔将军公孙越格外加秩,并从郿坞挑选了大量的珠宝财货对昌平留守诸人,如屯田掾属枣祗、昌平守将张南等予以赏赐。

  至于什么都没有的长史吕范吕子衡,公孙珣只是在当日晚间回到府中后,让韩当、娄圭亲自去挑选了一个白玉圭遣人送回而已。

  同样的道理,当日晚间,公孙珣还婉拒了包括赦封他母亲公孙大娘、妻子赵芸的所有建议。

  而在一日内驱除了四名关中政治元勋,进行了从中枢到幕府的一系列任命后,公孙珣从第二日开始,便开始大举整编西凉军,并以工代赈反向招募无安置处的百姓往河东、弘农兴修水利,并按照公孙大娘建议,以河东盐池、铁官为导向进行民间人口引流;以弘农最近,鼓励逃亡百姓返乡。

  同时,又公开下令,要求三辅太守,民政、法务、仓储、治安俱汇于卫将军府,同月,以谶纬闻名的扶风名士法真之孙法正,以阿附张让闻名的前凉州刺史孟佗之子孟达,俱以束发之龄自投名剌至卫将军府,与庞德的新来的西凉子弟一起,进入白马义从。

  八月秋收,九月登高,十月渐冷,就在三辅、河东、弘农三地以工代赈的规模达到最大之时,卫将军公孙珣与太尉领尚书事刘虞,联名上书:

  一曰,以初平年号董卓所擢,兼天下实为割据,大乱已成,请改年后为建安,于翌年始行;

  二曰,司隶连年战乱,秋收荒废,请禁新酿酒一年。

  三曰,司隶迁移百姓百万计,积累三辅,请以世祖度田事,清查关中土地。

  —————我是喝酒两行泪的分割线—————

  “初平年间,天下乱离,民弃农业,诸军并起,率乏粮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馀,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袁绍在泰山,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淮泗,取给河蚌。太祖在关中,虽无饥馁事,亦曾扫略坞堡,追缴算赋,聚粮求存,关中豪强破家者十之二三。”——《新燕书》.卷二.太祖武皇帝本纪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