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龙江船厂后,再看温州船厂,又是另一番光景。温州船厂比龙江船厂规模小了许多,船务也小,造的也都是些小船和商用货船。可温州龙湾船厂却是一片繁忙的景象,隆冬时分,各个船坞里都是挥汗如雨的工匠,虽然辛苦,虽然劳累,可他们面带笑容。
苏瞻有些不懂,为何温州船厂和龙江船厂差别如此大?龙江船厂是那么的荒凉,工匠们连饭都吃不饱,而温州船厂却是忙得热火朝天,工匠恨不得一个顶两个用。
蹙着眉头想了一会儿,终于有些明白了。温州船厂纯属私营,属民办范畴,温州商人喜欢出海,海贸需求量非常大,自然需要更多的船,大量的订单,养活了诸多工匠。而龙江船厂以及福州船厂,属于官办,靠着朝廷订单过日子的。明初,朝廷重视水师建设,订单不断,尤其到了永乐年间,有三宝太监下西洋这个项目撑着,龙江船厂、福州穿上以及东莞船厂兴盛无比。可后来海禁越来越严,朝廷也不再重视水师建设,各大船厂也渐渐没落下来,到了弘治年间,已经成了半死不活的状态。
几十年前,跟龙江船厂和福州船厂比起来,温州船厂什么都不是,几十年后的今天,整个大明朝还能保持生命力的造船厂就只剩下温州船厂了。可偏偏,温州船厂是民办,这也太讽刺了。
今日来龙湾附近晃悠,一方面是想看看有没有青瓷的线索,另一方面是考察下温州船厂。日后,要弄舰队的话,肯定要造战舰,龙江船厂和温州船厂将是最主要的造船地。
萦袖离开了一会儿,回来后,小声说道:“公子,刚刚行馆传来消息,衙门那边果然派人去行馆找你了。”
“呵呵,看来衙门那边快扛不住了啊。这样吧,你在龙湾附近找家客栈,咱们这几天就先住在龙湾了,躲躲清净!”苏瞻也不是傻子,这个时候回去,肯定被赵新远等人拉到衙门背锅。
萦袖轻轻的蹙了下眉头,“住在龙湾这边?公子,这里可没什么好客栈,而且来往人员比较复杂,住在这里,是不是不太安全?”
“放心吧,就因为这地方不怎么样,旁人才想不到咱们会住到这地方来。而且啊,只要别人认不出咱们,也不会有什么危险!”苏瞻并不是太担心,住在龙湾这边的要么是军户,要么是船工匠人,都是些苦哈哈。衙门那些人最瞧不上的就是这群苦哈哈跟军汉,短时间内应该找不到这边来。
暂时住在龙湾,就是想就近了解下温州船厂的情况,为将来的航海计划做个准备。同时,住在这里,也方便见靳松一面。
靳松这人是边军出身,祖籍山西大同府,性格又臭又硬,脑袋一根筋,行事作风跟于承泽这些人有些不同。苏瞻觉得,自己要想破青瓷案,是绕不开靳松的,不如找机会先跟靳松接触下。
靳松这人有个爱好,他很喜欢练兵,几乎每隔半个月就会拉着队伍在大罗山北部操练一番。根据铁虎打听到的消息,靳松后天要带着人去大罗山北部打猎,这可是接触靳松的好机会。
傍晚时分,萦袖找了一家不起眼的小客栈,既然苏公子要低调,不想被人发现,那客栈自然是越不起眼越好。龙湾这边,客栈不少,但总体都不怎么样,想在这些客栈中找一家最不起眼的,也是非常不容易。苏公子扮作一个坐船的货郎,萦袖则扮作妻子。二人粗布麻衣的,倒也没露出什么破绽。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