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昏昏欲睡的右夫人,听到冯鬼王如此笃定的语气,顿时猛地睁开眼睛,同时撑起半个身子,白花花,哦,不,是亮晶晶。
亮晶晶地看着冯大司马:“孙权要死了?”
冯鬼王听到右夫人这么一问,顿时就是失笑:
“我又不是鬼帝,如何能定孙权的生死?”
然后悠悠说道:
“我想说的是,吴国这一场内乱啊,恐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多年夫妻,右夫人闻弦而知雅意,软绵绵的身子压到冯大司马的胸口,气息急促:
“阿郎已经有所打算?”
“时间紧迫啊……”冯大司马的指尖,滑过光滑的背脊,撩起右夫人的阵阵酥麻,“魏贼吴寇,主动给了我们这么大好的机会,我们岂能不好好把握?”
右夫人的眼睛,越发亮晶晶,火热的气息喷在冯大司马的脖子上:
“阿郎,终于要动手了?不是说,粮草不足么?”
冯大司马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神色:
“光靠关中和凉州,粮草自然是不够的,但这不是还有蜀地么?”
事实上,蜀地才是大汉如今最大的粮食产地。
“蜀地?”
右夫人一怔,“阿郎终于打算把蜀地的粮食运过来了?不卖给吴国了?”
“卖啊,只是比往年卖得少一些罢了,当然价钱也会高那么一点点。”
冯大司马理所当然地说道,“以前大汉不缺粮,所以可以随意卖。但现在大汉不是缺粮么?”
事实上,粮食的贮存,也需要大量的成本。
而且以这个时代的技术,在一般条件下,谷子和麦子,大多只能存个三年,再多也不会超过五年,就会开始逐渐变质。
黍的保存时间能更长一些,但缺点就是,产量稍微有些低。
这些年来,大汉粮食的产量不断增长,没有必要全部贮存起来,也没有那个条件。
所以把多余的粮食卖给吴国,不是什么坏事。
但自收复关中与并州以来,蜀地虽仍是供应大量的粮食给荆州,但增长的速度接近于零。
而此时,冯某人甚至已经打算开始削减对荆州的粮食供应。
“大汉的粮食,肯定是要先供给大汉,然后才会考虑卖给别人。”
“阿郎会不会着急了一些?”兴奋过后的右夫人很快就冷静下来,“妾觉得,暂时不要改变眼下的情况,继续麻痹吴国,会不会更好?”
“世间岂有那般多的两全之法?”冯大司马摇头,“我固知继续麻痹吴国会更好,但……”
“我去了一趟雒阳之后,才忽然发现,有些事情,或许我们没有必要想得太过复杂,甚至已经可以提前进行了。”
用九原的银矿跟朝廷交换了青铜,圆鼎的铸造成功率,已经提高了不少。
但数量还是少了些。
因为实在太耗铜了。
原本是想再等等。
如今看来,似乎没有圆鼎,也可以试一试?
“阿郎的意思是……”
右夫人的身子撑得更高了。
冯大司马不语,眼睛只是盯着某个地方。
亮晶晶……
——
延熙七年的夏粮还没有到入库的时候,汉吴仍是亲密的战友。
拿下了雒阳之后,不说魏国与吴国的反应,汉国朝野,已是欢欣鼓舞。
特别是长安城,相当于东面又多了一个厚实的屏障。
春日未远,夏日初近,大汉的帝都长安城,被宽阔的章台大街一分为二。
但此时最热闹的,不是权贵聚集的章台大街。
而是东西二市,因为那里,才是长安专门买卖的地方。
街头巷尾,商铺林立,人群熙熙攘攘,各种服饰的行人络绎不绝。
有锦衣华服的贵人,也有衣着简朴的百姓,更有衣着不伦不类的胡人。
叫卖声、交谈声、鼓掌声、歌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卖各类小件货的小商贩,满面红光地站在街头,高声叫卖着他们的东西;旁边的地摊上,有来自西域的商人,正在兜售着他们的奇特商品,他们的语言和表情都充满了异域风情。
而他们身后的食肆里,有说书人,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某些传说。
大街上某些地方,时不时有排成队列的黑衣人经过,正是维持秩序的巡卒,他们严肃的面孔,让人感到一种安详和宁静。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