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这些报表,还是过于粗糙,他期待有更详细的报表出来,不过……想来将整个天下摸排一遍,没有一年以上的功夫,是别想的
弘治皇帝呼出了一口气,左右张望:“朕也乏了,起驾”
说着,弘治皇帝突然驻足,他面上露出了不悦之色,朝刘健道:“刘卿家,近来,有不少的翰林和御史,成日上奏,说什么昌平乃大治之世,这些奏报,以后朕不必看了,若还有这样的奏报到了内阁,你们不必进上,直接留中吧”
刘健面露惭愧之色
他当然知道清流和士林的读书人们都想什么
这群人,就好像溺水之人,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属于他们的时代,正在逐渐离他们的远去
从前他们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何等的风光得意,可自打新学渐渐的开始深入人心,他们就如一群弃儿,在朝中,天子越发的不器重他们,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保定布政使司上头,在庙堂,科学院的地位渐渐巩固,陛下更倾向于听从科学院的建议,而不是那只精通文史的翰林院
吏选官,也已开始崭露头角,逐渐的,为朝廷所倚重
哪怕是科举……他们也再难有什么作为,竟被新学之人,占去了不少的名额
长此以往,他们的未来,已经可以想象了
以往能入翰林,便是天之骄子,成为万千人所羡慕的偶像
可现在呢,翰林院已经开始渐渐的式微
他们就如一群溺水之人,而此刻,毛纪在昌平的事迹,就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他们毫不犹豫的将这救命稻草一把抓住,恨不得告诉全天下,朝廷……是有选择的
新学可以在保定布政使司做出亮眼的成绩
理学也可以
圣人的目标,不就在昌平得以实现吗?
这些人,疯了似得上书,不断的夸奖,并且表达出了,这昌平,才是正确道路的愿望
明里暗里,他们贬低新政,甚至……对太子殿下,也颇有微词
可这些……
身处在内阁的刘健等人,却是两面为难,他们很清楚,他们是无法堵住天下读书人的悠悠之口的,可是对那昌平所发生的事,刘健并不认同
新学重民富国强
而理学重教化
他们更倾向于前者
刘健道:“陛下………这毕竟乃是奏疏,臣若是擅自留中,只怕,会坏了规矩”
内阁大学士,没有选择什么奏疏可以递入宫中的权利,若是擅自可以留中奏疏,和本身就是大逆不道
弘治皇帝冷哼一声:“这些人,成日坐而论道,妄议朝政,是可忍、孰不可忍,难道非要让朕动用梃杖吗?”
“陛下,这…………”刘健更加为难
照这么下去,宫中和清流非要引发冲突不可
若是批评陛下,陛下脾气好,倒也不会计较
可是……刘健知道,他们批评太子,而且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批判,这是陛下,所不能容忍的
“陛下……”方继藩在旁,笑吟吟的道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