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杨”的潜意识存在已久,安丙想过停手、却根本停不了,一是杨巨源自己不停找死,二就是因为各种外力铺垫作祟。
吟儿若早知杨巨源一直都在咬安丙不放而安丙早已通过彭辂知晓,她就决计不会将注意力一直留在蜀口的善后工作上而淡化凤州。
就像她顾此失彼,限制王喜,却忽略了安丙……
既然一直重用,又是多事之秋,待人以诚自是使人以诚待我之道——可叹吟儿对安丙赋予了全部信任,策略本身没有问题,可谁知道每个人的脑子是怎么长?
没两日,安丙就胆壮认定了杨巨源必须死,因为他可以断定凤箫吟更偏向于杨巨源,若是抗金联盟支持杨巨源、朝廷的回信很可能不作数……故此,未等朝廷结论下来,安丙便教人准备逮捕杨巨源——朝廷的结论安丙心中有数,对凤箫吟,只需先斩后奏木已成舟!
这些天杨巨源为了给李好义报仇,从凤州出军向凤翔进发,与金军大小数战愈演愈烈。那一厢,林陌以为安丙只是秘密逮捕而非谋杀,若像这般事态缓和并不会引起凤箫吟的过早重视,有利于自己为曹王府筹备的下一步计划,林陌当然也就遵循对王喜的承诺,教凤翔金军对安丙提供杨巨源的罪证。
“如何铲除杨巨源,而又不被宋盟问责”一直是安丙的难题。有多难?说杨巨源跟金军暗通款曲不就成了?
说来也是杨巨源命中应有此劫。
杨巨源向来好功冒进,听闻摧锋军以术虎高琪贴身宝刀在葬礼中献祭,他既然是要为李好义报仇的,那就要拿更大的胜仗去告慰兄弟。
于是乎突发奇想,给凤翔府都统使送去檄书,信中自称为宣抚副使,加盖参议官官印,试图劝其不战而降、对宋军献出凤翔。
凤翔金军正愁没法对林陌交差,见到这檄书真是天助我也,赶紧将这封信以千回百转的渠道送到了沔州宣抚司安丙的手上。
安丙见信,终于师出有名。
那封劝降的檄书自从送出后便如石沉大海,杨巨源等不及,决定软硬兼施,率兵五百强攻,可惜兵败退回凤州。才入帅帐,就收到安丙要他撤去后方的公文。
杨巨源不禁生疑,莫不是让我回去,追究此番兵败之罪?昔日孙忠锐之死历历在目,杨巨源当然也留了个心眼。
送来安丙公文的是杨巨源的老熟人高主簿,当初是杨巨源推荐他为随军拨运官的。只见那高主簿拍着胸脯说,没事,安大人不会降罪于您,我以项上人头担保!杨巨源虽不似凤箫吟那般单纯,却觉得自己施恩的高主簿怎么也不可能骗自己——
杨巨源千不该万不该相信这担保,
当初他以项上人头向凤箫吟担保可以拉入伙的安丙,现如今跃居群雄之上、正处心积虑要取他项上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