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元龙那边开储备仓,任何一个延边百姓主动迁移,本地先发米麦各百斤,一匹缣,一匹棉纱。”陈曦想了想开口说道。
“不论男女老少?重复领取怎么办?再还有延边概念是什么,有的村寨已经集村并寨过了,但是靠近这个地区,移一下界碑,也来领了怎么办。”刘晔皱了皱眉头询问道。
刘晔这货现在真的是一个标准地主管家模式,看待问题的角度总是刁钻的让陈曦不知道该说什么。
“发,反正也快到换粮的时候,不发也是拉去做酒,要不就是弄去当饲料。”陈曦态度很是明确的说道。
“那样搞不好会多发几万人。”刘晔想了想说道,他也不太确定益州那些穷乡僻壤有多少人,但到时候胆大敢蹭的绝对不会少。
“没事,蹭了的就当是新人拉去集村并寨。”陈曦面无表情的说道,“到时候人口流逝的村寨自己会想办法解决一切问题。”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太对吧。”鲁肃有些诡异的看着陈曦说道,“他们万一来索要他们的村民呢?”
“还给他们啊,然后登记汇报,年底扣掉福利,并且逐级下发公文到村寨,让他们长长记性。”陈曦很是理性的说道。
“那他们当那群村民不存在的话,是不是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刘晔一挑眉询问道,这种操作,你陈曦有毛病啊。
“还记得我是怎么收人头税的吗?”陈曦看着刘晔询问道,刘晔沉默了一会儿,你对人头税的态度不一直都是爱缴缴,不缴滚吗?
“本质是一样的,人没了,他们又变不出来人,当然他们有老袁家的本事,将110万人当200万人用,还能维持住产出,我觉得可以接受啊。”陈曦很是淡定的开口解释道。
陈曦在计算经济的时候,算的其实不是钱,而是更为直接的产出,汝南最神奇的地方在于,人都跑了快一半了,汝南的厂矿产出居然没有明显的下降,这相当于什么,这相当于袁家不知道怎么搞的,将效率提升了40%!
当然亲自去了汝南之后,陈曦确定汝南袁氏其实没做到那么夸张的程度,效率确实是有提升,但并没有达到40%这么夸张,准确的应该是达到了兖州农粮那个12%~15%的提升水平。
问题在于汝南的人口更多,袁家靠着更为有效的人力资源分配手段,在厂矿未能深入到所有地方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将人力资源集中,然后进行合理的分配,将汝南整体盘活。
袁家三老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干的事情在懂管理的人眼里有多离谱,他们只是拿着陈曦下发的计划产出,开始一步步的削减不必要的环节,愣生生削出来这么一个造型——种田需要这么多人,我看看能不能少点,作坊需要这么多人,我看看能不能少点。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