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刚才蓝礼和阿方索的探讨核心。
换而言之,剥离了性别的优势和劣势之后,电影的主题更加庞大,就好像“生命之树”这部电影的哲学内核一样,真正地追溯地球和人类的起源。演员的表演难度,提升了绝对不止一个档次。
这些要求,对于任何一位演员来说,都称得上是终极挑战。不能忽略的是,这是独角戏,所有细节都放大到极致的独角戏,任何的疏忽和变动都将暴露无遗,即使是那些顶尖老戏骨,接受如此挑战也需要莫大的勇气。
更何况,“地心引力”是如此特别,这还不是全部的困难。
今天交谈刚刚开始的时候,阿方索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就透露出了最大的难点。他们花费了五年时间,解决了失重拍摄的难题;接下来,演员必须置身于失重环境之下,完成所有拍摄。
蓝礼不是一个技术宅男,虽然他能够听懂,但不代表能够模拟。现在,蓝礼也无法确定,失重拍摄与绿屏环境有什么区别,更加困难,还是更加简单;与动作捕捉技术又有什么联系,对于表演的方式和力度是否提出了不同要求。
但可以确定的是,之前在“明日边缘”采取了绿屏拍摄,保罗-格林格拉斯采取了实景与特效结合的拍摄方式,确保演员们能够真正地模拟出环境效果;而“地心引力”的外太空环境,不管如何模拟,他们就是在地球上,这一事实无法扭转。
伦敦西区的表演经历,蓝礼乐在其中,而且乐此不疲,即使辛苦到了极致,甚至已经频临崩溃,蓝礼依旧无怨无悔,接下来的两个半月,他也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而“地心引力”的挑战则截然不同,这不是舞台剧,而是电影产业特有的表演结构和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规矩,衍生出更多的可能性。
当然,所有的表演都是根植于基本功的,只是挑战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地心引力”的挑战,这是从来不曾尝试过的,也是舞台之上所无法触碰到的,以另外的角度、另外的层面,重新审视表演基本功。
蓝礼甚至无法确定,到底应该选择方法派还是表现派,亦或者是二者结合。
第一,演员必须在加法和减法之中寻找到平衡;第二,表演必须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却又不能影响电影的整体节奏;第三,独角戏的演出;第四,失重环境的位置。
所有的所有都在暗示着,“地心引力”的表演不仅是一个烫手山芋,而且还是一个长满荆棘的山芋。为了保留电影本身的商业属性,在票房市场方面有所作为,演员的包袱压力将会进一步加重,远远比“活埋”那样单纯的独角戏还要更加困难。
任何一个残留理智的演员,都应该拒绝。
不仅因为一亿美元的投资全部都压在了演员身上,而且商业电影的票房数字不是由演员说的算,演员可以竭尽全力地奉献顶尖表演,却无法控制票房走向。
像“地心引力”这样,要求演员在表演方面深入挖掘、却又在商业方面有所诉求的电影;而且,票房还是最重要的第一诉求,华纳兄弟支付了一亿美元的成本,不是为了拍摄出一部艺术作品的,就好像当年的“盗梦空间”一样,票房才是他们的追求。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