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基地门口的高音喇叭便开始轮流用几种不同的语言宣讲这次的招人政策和待遇,立刻吸引了大量的本地人聚集拢来。
朴实的民众未必理解穿越众组织民团背后所蕴涵的深意,但他们能分辨出参加民团所获得的那些待遇是好是坏。很快民众们便发现,加入民团的福利甚至还超过前段时间几乎挤破头的公社不少,那么该如何作出选择就非常简单了。何况海汉人还说了,如果报了名参加民团,最后因为条件不合被刷下来,还有优先入选下一批公社社员的机会。
民团对于报名者的要求也没有多严苛,只要十六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身体健康无疾病或残疾的男子都可以报名。这样的条件无疑大大地降低了进入门槛,很快就涌来了大量的报名青壮。而有了之前在两处公社征兵的教训之后,军警部在面对应征者的时候就开始更多地注重身体素质,而来自黎苗两族的青壮因为长期在山区生活,多是以在野外打猎为生,身体的强韧程度要明显好于沿海地区种地打渔的汉人青年,也就成为了这次征兵的主力对象。
军警部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便收够了所缺的人数。海汉人用丰厚待遇招人组民团的消息很快在周边地区扩散开,直到三四天之后都还有人赶来报名,执委会倒也没有浪费这些上好的青壮,只要报名就先一律收进公社,作为下一批扩招的备选。反正现在公社因为征兵少了许多劳动力,这些人收进去之后正好也可以暂时弥补一下眼前的人力缺口。
三天之后,被征召而来一百二十名本地青年在胜利港登船,度过田独河入海口之后来到那片被军警部作为靶场的沙洲上。实际征召人数比预定的多出二十人,是因为军警部认为训练过程中可能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被淘汰,所以多准备二十个用以补足名额。反正淘汰下来的人也将进入公社作为劳力,原本还有些怨言的宁崎最后也就没再提出异议。
这片沙洲的面积接近一平方公里,又是扼守胜利港进入的交通要道,军警部认为仅仅用来当作靶场实在有些可惜,干脆就把未来的士兵训练营设在此处。这样做一是与大本营隔绝陆上交通,便于对这些新兵蛋子进行管理;二是临近靶场,让他们天天与枪炮声为伴,今后上了战场胆子也能大一些。
新兵们入营时穿的那些破破烂烂的衣服连带鞋帽全部都被强行换下,堆到一起然后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然后让他们进到新建的澡堂里,用刷子和肥皂互相把上上下下都刷个了干净。至于头发,考虑到这些新兵的来源比较复杂,强制推行剪发有可能导致他们心生不满,就暂时把这一条先搁置起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