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就来说说今天在商业区的调查结果吧。”黄同阳发言完毕之后,林南便主动接过了话头:“或许我这里收集到的消息会给你们带来一些灵感。”
“我今天带队走访了商业区的三十多家酒楼饭店,倒是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林南语调低沉,脸上可并没有表现出半点“有趣”的表情:“哈桑在抵达三亚后这短短几天里,出事前连续两天晚上都是在醉仙楼的包房用餐,据店里的伙计回忆,前一晚哈桑似乎是一个人,而事发当晚却有一名男子是在包房里跟他一起用餐,完事结账之后也是一起走的。”
“所以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最后见到他的人了?”符力立刻追问道。醉仙楼在本地算是比较知名的酒楼,就算没进去消费过,也不会没听说过这家酒楼的大名,所以也无需林南再解释这是什么所在。
林南应道:“我也是这么想,所以仔细盘问了醉仙楼的伙计,但他竟然根本说不出来这个男子外貌长相,因为从头到尾他都没看到过这个人的正脸。”
符力皱眉道:“怎么会这样?醉仙楼的伙计不应该犯这种低级失误,看脸识人可是他们这一行最基本的职业技能。”
林南应道:“以伙计所形容的情况,这个人似乎有意无意在遮掩自己的相貌,他每次进房上菜的时候,这个人的脸都冲着窗口的方向,以至于他一直没有注意到这人的正脸。不过伙计还说了一个细节,哈桑一个人吃饭那天,按他的要求是上了两个人的碗筷,说不定约的也是同一个人,只是这人出于某种原因没有赴约。”
“或者是店里的伙计没有注意到他约的人曾经出现过。”符力补充道:“醉仙楼的客流量不小,只要这个人进房之后没动过碗筷,待的时间不长,伙计大概也很难留意到是否有人进出。”
林南点点头道:“你说的这种情况也不无可能。”
黄同阳忽然插嘴问道:“那林大人有没有问一下伙计,这两天哈桑吃完饭是怎么结账的?”
林南赞道:“黄所长倒是细心,这个细节我们也查证了,哈桑在这两天里都是用了现银结账,十两一锭,多余的部分没有要求找零。我们查过柜台记的账,付完饭钱倒是也没有剩下太多油水。”
黄同阳道:“但我们在死者身上只找到几锭碎银,倒是十元面值的流通券有好几张。这哈桑带碎银子估计就是用来打赏人的,但他身上明明带了数额足够在酒楼消费的流通券,还有带银锭的必要吗?”
“所以其实结账的有可能并不是哈桑,而是与他相约见面的那个人?”符力立刻就明白了黄同阳想要表达的意思。
黄同阳点点头道:“卑职正是此意。”
林南沉吟道:“那银锭我也看了,就是普通的大明官银,在海汉银行随时都能兑换到的那种。会使用这种银子在酒楼里消费的人,多半都是初来乍到还没适应本地的流通券体系……又或者是他根本就是故意不使用流通券。”
黄同阳接道:“流通券上有编号和暗记,出事后有可能会被追查到来历出处。假如真是我们猜测的这样,那这个人的心思倒也颇为深沉了。”
“没错。”符力点头应道:“哈桑身上找到的几张流通券,我今天已经拿去查询过了,是这次到港之后商务部向其偿付的货款。商务部的人听说这事之后都震惊了,因为三天前哈桑刚运来了一批价值不菲的铜锭。按照数量来说,比石碌矿场一个月的出产还多。商务部和工业部本来还想专门跟哈桑约谈一次,看看能不能够把铜锭贸易长期化发展下去,结果人还没约到就出事了。”
海汉长期从外界进口铜这件事,对林南和黄同阳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闻,他们一个在情报机关做事,另一个负责的就是港口区域,自然对此心知肚明。虽然他们不太清楚石碌矿场一个月能产多少铜锭,但作为海汉治下最主要的铜铁矿出产地,矿工编制据说都有好几千人,想必产量也不会太低,而这哈桑一次运来的铜锭数目就几乎相当于矿场年产量的十分之一,自然会引起商务部门的高度重视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