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畿道:“石将军此言差矣,此等大事若不上报朝廷,岂不是本官失职?”
石迪文摇头道:“不用报了,贵国朝廷又不是不知道这些事,不然辽东金州现在被我国占着,贵国皇帝为什么还是同意了跟我国建交?还不就是指望着我国军队能在北方替贵国挡住金人南下的铁骑嘛!北方连州府都快保不住了,你还在南方跟我们争这一县之地,你觉得皇帝陛下知道这消息会开心吗?”
海汉与大明的建交从本质上说就是一场交易,大明希望海汉能替自己挡住后金南下入侵的脚步,而海汉需要大明打开国门,让自己获得所需的资源和市场,同时承认那些已经被海汉据为己有的土地更换了新主人。双方在这场交易中各取所需,从长远来看其实都有好处。大明能够保住自己的国体免于覆灭,而海汉也能得到自己最需要的土地、原材料、人力和市场。最重要的是,两国都能从中得到和平。
两国高层的有识之士自然都能计算到这种局面,也明白建立外交关系给自家能够带来的好处,所以才会在辽东会谈之后很快就确定了两国建交的事宜。海汉出钱出兵在北方拖住后金,然后在南方用通商的手段把费用再赚回来,而大明要做事情则更为简单,只需全程对海汉的行为保持装聋作哑就行了。
像王畿这种要半道跳出来扮演聪明人的家伙,自然不太可能得到朝廷和崇祯皇帝的认可。他这种自作聪明要上奏朝廷的打算,其实无异于是把朝廷的遮羞布撕下来,上面怎么可能容忍他这样的行为。如果不是他表现出了与海汉合作的诚意,石迪文大可不用提点他,就让他写奏折上奏,然后被朝廷随便弄个由头把这布政使的帽子给取了,换个更懂事的官员来浙江主持大局。
王畿听了石迪文这番告诫仍有点将信将疑,他知道海汉对其控制下的土地有吞并的欲望,但对于朝廷的态度却不甚明确,这事如果真如石迪文所说的那样,朝廷其实早就知情而故作不知,那他跳出来就真的在作死了。可如此大事他又不敢草率处理,否则到时候朝廷判他一个失土之责,这官位一样是保不住的。
石迪文见他脸色犹豫不决,便已猜到他心头所想,当下便继续劝道:“王大人,我知道你是害怕担责任,其实你只要打听打听山东的情况,就知道我没有骗你。朝廷就算要追究失土之责,那肯定也是先处理离京城更近的山东。”
石迪文这话的确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海汉在山东搞出来的阵仗更大,那追责肯定也是先拿山东开刀,但到目前为止可没听说山东巡抚朱大典有什么被朝廷责罚的消息。海汉人在山东建了军事基地,把当地当作进军辽东的跳板,迄今已经有两年时间了,朝廷都没有作出激烈的反应,那相比山东,浙江这边的状况还真算不了什么。也就只有一次海汉海军封锁钱塘江闹得大点,但最后也还是没有动武。
朝廷为什么会对山东形势一直持观望状态,官场上自然也有各种各样的猜测,有说海汉人跟朝廷早就谈好了条件,所以双方才会保持着一种古怪的默契。也有说皇上对朱大典信任有加,并不相信海汉人能在山东折腾出什么大的阵仗。还有说朝廷其实一直都在准备开战,怎奈中原农民军闹得太厉害,抽不出足够的军队到登州去剿灭海汉人。
不管真实的原因是什么,最终朝廷还是没有对盘踞在登州的海汉人动武,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之后还放任海汉人派出军队进入辽东,然后坐视海汉军从后金手中夺取了原本属于大明的金州地区。
如果把这些事情按照时间轴连起来看,王畿甚至有点怀疑朝廷是有意放海汉人北上,利用他们的军事力量来介入辽东,从而形成坐山观虎斗的局面。海汉跟后金打得越厉害,大明从中获益就越多,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理论上的驱虎吞狼计划也有相当大的风险性,假如海汉到了山东之后不是选择往辽东去,而是就地发展,抢占山东半岛的土地,那大明可就麻烦大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