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罗洪到了这边之后很快就发现,自己与海汉人之间的隔阂并不是语言和文字的问题,而是意识形态和掌握的国际政治手段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海汉人在这些方面所存在的优势,让他根本就无从施展,哪怕他此行带来了数量不少的金砖以示诚意,海汉人却似乎连谈论军火交易的兴趣都没有。
罗洪到三亚的第二天,便开始通过迎宾馆的外交人员办理面见海汉高官的申请。这个过程还是挺顺利的,在第三天和第四天他就分别见到了**部长宁崎和**部长颜楚杰。可当他尝试着分别向这两人提出军购申请时,却都被对方用各种外交辞令拒绝了。
按照宁崎的说法,海汉在对外军售问题上一向十分慎重,所以马打蓝国提出的军购要求必须要由外交部提请执委会进行讨论之后,再作出相关的决议。而至于说执委会什么时候能够开始讨论这个议题,什么时候才能拿出最终的决议,宁崎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表,只是含糊地表示短则十天半个月,长的话就不好说了。毕竟执委会要处理整个国家的事务,马打蓝国的军购要求对海汉来说并非什么要紧事,讨论日程肯定只会往后排。
而颜楚杰的拒绝则显得更为直接一些,他直接向罗洪指出,海汉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签署有武器禁售协议,而战船也是在协议内容之中。除非是海汉与荷兰解除这份协议,否则暂时没有可能向马打蓝国出售他们所需要的战船。
罗洪仍然不死心,还向颜楚杰询问了是否能够将相关的造船技术转让给马打蓝国,这样由马打蓝国自行建造战船,也就不算是海汉违约出售武器装备了。
罗洪的想法虽好,但却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一些,颜楚杰干脆就命人将武器禁售协议取来,向他当面指明了里面关于“禁止转让禁售清单中武器装备的相关制造技术”的内容。罗洪确认了之后也是心头发凉,看来荷兰人也是够精明,当初签署协议的时候就把这些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考虑到了,如今想找个空子钻都十分困难。
罗洪本来就是一名武将,动脑子玩花样的事情并非他所擅长,而他所带来的团队当中,一半人都是武官,另外几名文官对于海汉的了解还不如他多,这个节骨眼上也出不了什么有用的主意。至于请示国内就更不可能了,从三亚到马打蓝国的航程超过五千里,一来一回起码两个月左右,就算罗洪等得了,他的伯父剌登也未必有这个耐心。
罗洪还没把这事琢磨通透,便听说荷兰人已经出动了。这还多亏罗洪到了三亚之后做了布置,特地安排人去盯着荷兰公使苏克易的动向,他手下的人也算是外交使节,眼见苏克易去了胜利堡,便也随便找了个由头,以公务名义登记进去,确认苏克易是去了外交部,这才将消息带了回来。
如此敏感的时候,荷兰公使去拜会海汉外交部,罗洪不会去猜测此事是否与自己有关,作为一名带兵打仗的将领,他习惯了先考虑最糟糕的状况。如果荷兰人是得知自己的到来,特地去找海汉高官游说,给自己此行的任务使绊子,那等得越久形势就会越发恶化。而他在战场上从来没有等待战机出现的习惯,从他第一次握住军刀的那一天起,剌登伯父的话就牢牢印在他的心里了——最好的战机肯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而等来的战机极有可能会是敌人的陷阱。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如果不马上行动起来,荷兰人大概就会抢在前面,让海汉人再次拒绝我们的要求!”罗洪立刻召集了跟随他一起住进迎宾馆的另外七人,宣布了自己的决定:“这次我们不能再让荷兰人为所欲为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