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帝国巨星> 第353章 大师级的演奏(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53章 大师级的演奏(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ddxsku新笔趣阁
  今年春晚,廖远原本报送的曲目是贝多芬的《致爱丽丝》。

  该曲在早年其实不为人所知,直到贝多芬去世多年后,人们才从一个名叫特蕾莎的女子那里发现了这份乐谱。

  特蕾莎是贝多芬四十岁时教导的女学生,并且很有好感,因此在一次心情非常愉悦畅快的情况下,写下了这是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送给特蕾莎,并在乐谱上写了“献给特雷莎,1810年4月27日,为了纪念”的字样。

  之后,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特雷莎那里,贝多芬没有自留底稿。

  因此,他去世后在其作品目录里都没有这首曲子。

  直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在特雷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

  1867年,诺尔在德国西南部的城市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把原名《致特蕾莎》错写成《致爱丽丝》,从此,这首钢琴作品开始以《致爱丽丝》的名称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而原名《致特蕾莎》却被人们忘记了。

  《致爱丽丝》以其柔美动人、短小精致,且技巧简单,易于演奏的特性,成为了世界各国钢琴初学者必学的一首作品,也因此,人们喜欢把它称之为“微不足道的音乐”。

  但这种微不足道,却是凝聚了贝多芬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创作理念,体现了他独具一格的创作思维。

  乐曲还有其它种种的独具匠心之处,具备极高的艺术性和表现性,也使之成为了不少音乐家喜爱演奏的曲目。

  不过,导演宗旭却觉得这首曲子太过简短,

  因为《致爱丽丝》只是一首3分多钟的小品之作,按照春晚留给廖远的时间,只要不超过十分钟,基本上都是任凭廖远发挥的。

  所以,再三思考后,廖远又加上了两首曲子,第一首叫《Il -salto -dell'angelo》,该曲名称为意大利语,翻译成中文,则是《天使的跳跃》。

  第二首则为《Oceano》,翻译为《海洋》。

  两首都是前世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罗伯托·卡恰帕利亚的代表作品。

  和贝多芬的《致爱丽丝》不同,《天使的跳跃》以及《海洋》并未在这一世出现过,所以当廖远稍作改编,把三首曲子先后柔和在一起,并且演奏出该曲时,宗旭二话不说,直接拍板定了下来。

  于是,一首《致爱丽丝》,一首《天使的跳跃》,一首《海洋》,在这一世被融合在了一起,即将出现在今晚的春晚舞台上。

  三首曲子都含有流行元素,跟真正的古典乐,在难度上自然无法比较,但在观众听来,却绝对是最动听的旋律。

  晚上八点钟,春晚现场舞台以及后台所有走廊通道的音响里传来了钟声准时敲响的声音。

  “咚!”

  伴随着一阵欢天喜地的敲锣打鼓,春晚舞台顿时一片万紫千红之色。

  数百名舞蹈演员、歌唱家一起登台,为全球华人观众奉上今晚的文艺盛宴。

  随后,各个民族代表也纷纷上台,表演民族特色,有粤州舞狮,有蒙古舞、彝族舞,甚至是京剧、越剧、川剧、豫剧的表演艺术家们,也纷纷登场演出。

  虽然在台上只有十几秒钟的上镜时间,但这些演员们在台下却是练习了近半年之久。

  每一个人都洋溢着欢天喜地的神色。

  很快,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中,主持人们隆重登台。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新年好!”

  “您现在正在收看、收听的,是华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向全球观众即时直播的2023年春节连欢晚会!”

  “我们的春晚正通过央视总台的综合频道、综艺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少儿频道、军事农业频道和4K超高清频道向全球现场直播!”

  “与此同时,央广中文在线广播、华夏交通广播,以及央视网、央广网、国际在线等新媒体社交频道,正同步播出!”

  “此外……”

  在主持们背稿的时候,廖远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坐在了春晚现场的前排嘉宾席上。

  在廖远旁边,坐着张恨歌、艾诗等人,再远一点的也有不少知名艺术家、明星,当廖远刚刚在座位上坐下时,第一档节目也正式开始了。

  此时,张恨歌忽然低声对廖远道:“廖先生,我听说柠檬娱乐近期打算让韩宇复出……”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