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简陋的竹楼上,桓温轻啜一口面前的酒水,一边凝目打量眼前这个印象颇为深刻,乃至于对他有过救命之恩的年轻人。
只是跟记忆中相比,这个年轻人显得沧桑许多,最明显的变化便是瞎了一只眼睛,用一个皮质的...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不能对历史进程形成推动,桓温的确算不上最顶尖的一批。但是如果放在东晋这百年内,桓温的形象太鲜明了,有血有肉,世说新语里关于他的事迹,有很多看来就是我们普通人的毛病。比如崇拜刘琨、贬低殷浩之类的言行。可能这样,才显得真实。因为真实,所以不敢多写。脑补太多,就破坏了这个人物。见仁见智,不必作者作褒贬。两章章后都在说他,足见对他确实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