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男人又鼓励:“第一次在这个厅看到这种盛况,我是老乐迷。”
杨景行再:“谢谢。”
可指挥是真没办法了,主持人就上台,感叹感谢一大通,自吹互吹明示暗示一大堆,目的其实就是:“请大家再次以最热烈的掌声……”
听众们并没依依不舍,其实在主持人的晚安说出来之前就有些人离开座位了。老乐迷再跟杨景行聊一聊,显得对行业动态有一些了解,遗憾不能去浦海听柏林爱乐的现场,也提醒作曲家回应别人的招呼。
还蛮多听众向作曲家挥个手投个笑,不过杨景行得去前面感谢了,总不能等人家过来,但是叫两个姑娘原地等候。
专家教授们的说法也是“激动人心盛况空前”,热烈握手互相感谢。处长作曲家很高兴看到年轻人对民乐的理解这么深刻,说如果自己的作品是一株花开几枝的梅庄,那么第二交响曲就是一座有奇石有清泉的花园。
领导都能这么谦逊,大家更得大方拿出对作品的看法。
杨景行当然得感谢所有人,但最有感触的好像还是:“听众特别有耐心,我也算初来乍到其实有点没底,现在很感动很受鼓舞。”
是呀,大家都深有体会,从一开始的平平常常甚至漫不经心到最后的如痴如醉甚至情不自禁,是比持久掌声好一百倍的肯定。领导都要严肃讲话号召了,大家在庆祝恭喜之外更要思考和研究,文艺工作者该怎么样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真是心潮澎湃呀,除了作曲家也得感谢指挥感谢演奏家们呀,大家一起去吧。秦世贵倒比杨景行还记着两个大学生,看看有一群中音学生再帮忙招呼,还是不太放心:“叫过来?”
杨景行摇头:“不用。”
观众和演员在后台胜利会师,场面喜庆热闹得真该敲锣打鼓。座谈会、专题研讨会、课题研究、下一轮演出、特聘还客座……都要提上日程了。
作曲家只是一小部分因素,再说杨景行可没时间去欣赏指挥家的书法艺术了,就斗胆:“吴指挥,我今天还有点事要办,下次再来感谢您……”
“我一高兴给忘记了。”秦世贵出面打圆场:“景行的好朋友还在等他……”
都看到了,作曲家的朋友也是来捧场的嘛,指挥还得说声感谢呢。可是去前面一看,厅里已经没人了,应该是去出去了。
一群人又继续往外面庆祝,可到外头十几双眼睛左看又看也没见两个姑娘。杨景行连忙打电话,旁边周莉华还担心不是生气了吧。
电话里刘苗就答应了一声来了,然后和夏雪是被人从行政楼里送出来的。一群人哈哈哈放下心来认识关心一番“可不一般的两位听众”,平京人还显得特别好客,邀请去学院访问,民族乐团和交响院团还要送年票争抢乐迷。
这时候两个大学生就真的采取尽量不说话的方针,笑容还是有的。
不该自作主张请大学生去行政楼的工作人员想弥补吧,很快帮忙叫好了车,却更被领导批评,用得着出租车吗?
也算认识作曲家的工作人员真是委屈:“我刚问过两位小姐……”
杨景行就十分感谢,时间实在不早了,择日再谢。
挥了手上了车,给司机的目的地是民大,比北大好吃东西。杨景行其实是挺在意乐迷看法的:“什么感觉?”
刘苗感觉不太好:“一群神气活现的自以为是。”
杨景行哈哈:“对音乐什么感觉?”
夏雪给面子:“听的时候来不及感觉,甚至来不及听,出来也还没来得及想。”
“不用想。”杨景行要求简单:“觉得好听还是难听?”
夏雪就跟刘苗告状了:“把我们当外行。”
刘苗气愤:“叫我们来干什么?”
夏雪表明:“听的时候就有点思绪翻涌的感觉,但是来不及细想……想再听一遍。”
杨景行喜出望外:“对对对,就是这样的评价,再来。”
夏雪苦笑了,只能怂恿:“苗苗有感觉。”
杨景行期待:“洗耳恭听!”
刘苗的表情却比较淡漠:“本来还比较模糊有点乱,刚才那个人一句话提醒了我,他说,很多人还不会欣赏这么高深的音乐!”
“也是学作曲的。”杨景行不怕传出去:“没出作品的人就喜欢这么说。”
“大学四年,如果说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就是四个字,人人平等!”刘苗好严肃的: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