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xwxx,最快更新夺鼎1617最新章节!
大清朝的文武官员,只要你够品级的,手上都接到了皇父摄政王发出的一道旨意,大概其意思就是说,把你们知道的那个南蛮子李守汉的情形都给朕写成文字报上来!不拘泥形式,有内容就行!
至于说那些品级不够的,也从自己的上司那里听到了上级精神,不由得打起了主意,谁让摄政王的旨意里有这样的话,但有可用之处,朕当不吝封赏!
于是,大批有的没的,亲眼见过的,听朋友同学说的,从村头厕所隔壁传来的,道听途说的各种信息,像沙尘暴一样飞奔北京城,飞奔内阁。
内阁的执事们手忙脚乱的收集整理这些信息,不免一遍收拾一遍心中咒骂那个此时在暖阁内得意洋洋品茶的冯某人。“若不是你这个奸佞兔儿爷,咱们何必忙成这样?!”
不错,就是冯铨的一番话引起的。
“陛下,臣乞陛下命人取来皇舆一览图来,容臣为陛下解说。”
养心殿内,太监们将摆设清开,把硕大无匹的皇舆一览图摊开在地上,让多尔衮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臣从前明崇祯十一年李守汉上奏朝廷的实力当中了解到,彼时此人已经控制了广东、广西全境,福建,云南各一部,将势力扩展到了内地。至于说三宣六慰旧地和旧港宣慰使司早在这之前便已经被他拿下。”
口中一面说,手上不闲着,用金黄色的小米在地图上撒着,权当是填充了颜色。
“这边厢便是南中,前明永乐、宣德年间的所谓三宣六慰、暹罗、安南等处便是。如今已经尽数成了李家的疆域。陛下,这里沃野万里,气候湿热温润,最是适合种植水稻。李守汉自出世领兵以来,兵事、农桑、工场、商贸,四件事便抓得很紧。每每兵马征讨下一块地域,立刻便将他在老巢河静那套农田水利章程推广到这里,不消数年,荆棘之地便成了稻米飘香所在。有了农田便有移民,有移民便要吃饭穿衣。耕种便要农具,这些需要便是他的那些工场的财源。工场多了,这生产出来的东西便自己消受不了,于是,南中的商队便走遍天下。”
“冯先生这话说得极是。本王在辽东时便对南中商品种类之多,价格之低廉叹为观止,只可惜,李守汉不肯出售粮食与我大清。不然,先帝的锦州广宁之战也不会打得那般艰难。”多尔衮不曾开口,听着弟弟多铎的话,也是微微点头表示同意。其实,在他们兄弟看来,当年黄太吉的仗打得再艰难三分才好呢!若不是李沛霖给黄太吉间接的送去了大批的粮食,只怕黄太吉就算是打下了广宁,也是自身元气大伤。
“豫亲王既然说到了粮食,那咱们便说说南中的粮食。臣有同窗当年在两广为官,曾经到南中游历过,当然,也是李守汉执掌两广军务之初,为了震慑官吏,收拢人心,炫耀实力的举动。臣这同年耕读传家,对于农桑之事颇为熟稔。他到了南中腹地,对于那些繁华富丽的所在印象不深,但是,对于各处的水稻种植倒是十分留意。据他在书信之中与臣所说,南中种植水稻,采取育秧法。秧田并不像以前那样往田里撒种,而是先把塘泥捏成稀糊,倒进早就排在田里的育秧盘里,然后撒上稻种,用扫把小心的扫,确保每一粒种子都埋入稀泥之中,然后再插上竹条,盖上稻草编成的帘子。竹条两端都插进田里,呈拱形,用于保温。这草帘子不跟育秧盘直接接触,制造出一个拱形的空间,让秧苗在里面生长。这一点,有点像丰台的菜农、花农搞的暖洞子。”
“嘶!”
在场的人们仿佛是集体牙疼一样,抽了一口冷气。从多尔衮以下,到陈板大,都吃过见过丰台的农民用暖洞子培植出的蔬菜,比如是三九天的黄瓜,腊月里的花卉,不论是蔬菜还是花卉,个个都是价值不菲之物。没办法,保持温度是个花钱的过程。可如果要是将水稻秧苗也用这样的法子来培育,那么,花费的钱粮可就不是一星半点儿了。
“海内皆说梁国公富庶,却不想豪富到了如此地步。这比石崇用蜡烛煮饭还要奢侈,便是要重视农桑,也不至于如此吧?!”洪承畴喃喃自语。
“投入的人力物力固然巨大,”冯铨其实也不知道水稻育秧到底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但是,这个时候必须要顺着大家的思路去说,这是官场惯例了。
“但是,收入更是令人咋舌。臣同年曾经向随行的南中官员询问,这种做法,可以增产几许。南中官员对曰,在主公治下,大抵每亩水田一年下来,包括各种肥料、良种、农药、工具、农田水利、农业技术等诸多因素在内,年产可在十石稻谷上下。陛下,这是平均值,高产田不在此列。采取水稻育秧技术之后,每亩田可以增加一成半,也就是至少一石!这还不算他们在这段时间搞什么稻田轮作、间作所出产的菜油等物。”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