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夺鼎1617> 第一百零七章 巡视工厂(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零七章 巡视工厂(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雅文小说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
  

  “八次?”听得黄雷挺不由得暗自咂舌,这也就是说瞎火率在一成上下了?

  “但是算下来,燧石的消耗却高了不少!唉!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甘蔗没有两头甜啊!”凌正咂咂嘴,表示着遗憾。

  “无妨!”守汉很是大气的挥挥手,嗯这个感觉不错,很有点领袖的味道。“一块燧石能够值什么?你这一来,可是可以多杀多少敌人,让儿郎们少死伤多少?功德无量啊!”

  这话,听得周围的人心中腹诽不已:别人积攒功德,都是烧香叩头,吃斋念佛,买鸟雀鱼虾放生,您可倒好,杀人就是积攒功德?

  “敌人杀的多,我军伤亡小,这还不算是功德?”

  嗯?

  主公的话听起来也是挺有道理,而且,主公可是被天帝选中的人物,他说没错,那就是没错了!

  “还有,这弹簧还有别的民间用场,今天不说了,回头我让人送图纸过来,你们照着打几件家具给我。”

  守汉已经打好了主意,在盐梅儿、秀秀、美珊姐妹两个房里摆设上沙发椅子,最好将床也换成弹簧的!另外,似乎车上也可以安装弹簧作为减震装置,这样一来,嘿嘿嘿!

  总是有人在守汉为了自己的一点私欲而进行无限遐想的时候,很不开眼的过来打断他。

  眼下就有一个。

  “主公,主公?”凌正的儿子凌力从枪炮所赶了过来。

  十具模具已经冷却完毕,几个匠师正在用卡尺检测着火炮的口径。

  “口径一致!”用同样一枚八磅炮弹对炮口进行了检测,炮弹与炮口之间的间距基本一致,几名匠师这才在清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且按上了指模。这些火炮从开始铸造时,每一个环节的匠师、技师都会在相关清册上签字留下指模斗箕,以后一旦出现在使用中的质量问题,兵房就会逐级追查下来,一直查到是那个人放行的为止。之后,便是可怕的追究责任阶段。

  “一号炮。口径型号为十二磅炮,材质为九转钢,制造工艺铸造。炮弹与炮口游隙为内径的二十五分之一,属于可以允许的范围!”

  一名技师仔细的测量了一门火炮的内径,用手中的卡尺仔细的测量了炮弹与炮口内径的间隙,比较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时代的普遍铸造火炮工艺,炮口内径与炮弹之间的游隙,基本在十分之一左右,南中达到了二十五分之一,单就精度而言。已经是超过了几乎这个时代所有拥有火炮制造技术的国家。

  但是,还有更加严格的环节在后面。

  检测口径之后,便是要进入下一个环节,用镗床对炮膛内壁进行镗光,以确保火炮内壁的光滑程度。

  枪炮所的工厂外,修筑了一条引水渠,将远处的河水引到几个巨大的蓄水池中。这些蓄水池不是用来保证人员生活的,而是另有用场。

  它们除了保证工场的生产用水之外,另一个用处就是为工场提供动力。

  几声铜哨响,两面号旗摇。

  在蓄水池上当值的工人,缓缓的转动绞盘,将蓄水池的闸门提起,池中存储的水沿着一条狭窄的通道向前奔涌而出。

  通道口安置着一架水车,水车的叶片恰好在出水口通道的下方,湍急的水流迅速将叶片推动起来,水车缓慢旋转起来。同水车连接的一根长杆儿随着水车的转动,也缓慢而坚定的转动起来。

  长杆儿为安装在室内的一个卧式镗床提供了原始可靠的动力。

  镗床上,用呲铁钢(就是用莫家送来的高锰矿制造的钢铁,通过煅烧软锰矿,去除了矿石中的杂质,获得含锰70%左右的二氧化锰矿石,经过多次的坩埚炼钢试验,得到了含锰10%-13%的工艺配方,获得了较为满意的高锰钢,硬度极高的高锰钢第一批产品无一例外的成为工具钢,被打造成了各式刀具刃具。批量生产后,将工艺流程定为先行将软锰矿煅烧以去掉矿石中的杂质,得到较为纯净的二氧化锰。然后将二氧化锰跟铁矿石混合一起进行焦炭炼钢,铁矿和二氧化锰里的氧在焦炭的热情燃烧下就会被还原,之后的诞生的爱的结晶——高锰钢就出来了。为了延续守汉一贯的坑爹风格,高锰钢也不例外的被起了一个欺世盗名的商品名,呲铁钢。据说是从上古神兽那里来的。此物形状象水牛,但有巨角,皮毛漆黑,以铁为食。排泄物利如钢,可作兵器。)制成的刃具开始匀速的旋转起来,直直的奔向对面被固定在木架上的炮筒。

  一阵阵令人牙酸的金属切削声之后,有人打出手势,表示完成了对炮膛的加工。守在水车旁的工人急忙扳动闸板,将水车缓缓停住,同时给水闸上的工友发出信号,落下了水渠上的闸板,停住水流带给水车的动力。

  几名学徒拉动滑轮组上的铁链,哗啦啦一阵响声后,火炮被高高吊起,一些金属碎屑从炮口、引火口等处飘撒出来。有人用细细的扫帚、刷子对炮膛内部进行清理、上油等活动。

  很快,负责检测的又一组技师带着各自的器具前来。

  两个人将一块切割成圆形、比火炮口径略略小些的钢板,从工具包内取出,将一个细细的金属杆,从钢板中央的圆孔中穿过,金属杆一端的两个小爪同钢板发出了一个轻响,“咔哒”。

  一个稍胖一些的技师举起这简略的检测工具,沿着炮口直直的向炮膛内伸去,从钢板与内壁的接触传过来的感觉,略呈涩滞,但是钢板一直伸到了炮膛底部。

  另一名技师在引火口的位置向下放置了一根燃着的信香,“看得到吗?”他问自己的同事。

  胖子技师眇一目睁一目,向炮膛内望去,在钢板两侧预留的观测孔中,没有发现燃烧的香头,“看不到!”

  这个检测方法通过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如果在炮口的人可以看到香火的亮点,说明引火口和炮膛的位置有偏差,不是引火口位置不对,就是开的过于大。

  取出了充当模拟药包的钢板,技师又将另一个重量级的检查工具取了出来,

  一枚十二磅的炮弹,与正式炮弹不同的是,在炮弹上有一处凹陷,上面一个细细的横梁在凹陷上方,一根用生丝编成的细细的绳索随着炮弹的入膛而缓缓延伸。

  “甲位火炮,天启六年春三月铸造,十七日镗床加工,经技师匡小山,李明喜检测,炮口正,炮膛直,引火口位置恰当,炮弹入膛顺利,内壁光滑。”

  在一旁观察了半天,目睹了整个流程的李守汉,缓缓的点点头,对枪炮所的这套检测规章制度和技术表示满意。

  “还有什么检查?”

  “回主公,在正式入库之前,还要进行一次实验。因为咱们一直没有办法测您说的那个膛压,于是只好用最笨的办法。”已经成长为制炮技师主力的凌力,有条不紊的向守汉回禀着自己的做法。

  “将铸得之炮,经过诸般检测环节后,移到试炮场,此试炮场非是大炮开火射击之试炮场,而是选择的荒僻空旷之所在,将炮膛内实满火药,而不是军中发射时的弹重三分之一分量的火药,用长心引火绳一点,各人尽远避藏迹,一经炮响腾越空中,跌落不坏以不炸裂为度,便无后患。”

  经过这样的破坏性试验的火炮,合格的才可以正式作为装备进入建制序列当中。不合格的,要么重新回炉铸造,要么,就是在火炮的不显眼位置上打上一个标记,交由汉元商号处理。(咳!咳咳!一时手滑,打错了字。这绝对不是真的!)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