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粗略想来,理当是商品经济较发达的近畿地区采取贯高制(因为流通的钱多)。而主要的粮食产地则采取石高制(方便征收米粮),然而事实上的情况正好相反。大名们才没有那样温良谦恭,他们既需要米粮来养活家臣,也需要钱币去购买领地内不出产的各种物资,诸如铁砲、马匹等等,所以农民越是缺什么,他们反而越要收什么。
然而征收钱币作为年贡,甚至强制规定农民必须上缴永乐通宝这种质量好的钱币为年贡,使得农民们不堪重负,纷纷逃亡。因此贯高制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战国大名们又被迫逐渐转向石高制。等到丰臣、德川两家崛起先后统一日本,则石高制也就在全国范围内固定下来。后世对于战国大名的领地大小、财政来源,往往用年贡额来推测和计算,一般也都采用石高制。
但是石高制还分表高和实高两种。所谓表高。是指在所谓太阁检地后所确定的年贡额。而实高是指封建大名所实际能够征收的年贡额。在德川幕府建立后,战火逐渐熄灭,大名们将主要精力从对外扩张转向内政开发。领内年贡数日益增加,中央政权却不可能每年都检地核准,所以实高和表高往往差着十万八千里。
越是边远地区,越可开垦新田,增加石高,发展速度很快,畿内地区则没多少发展空间了。
打个比方来说,伊达政宗受封大片南部陆奥的土地,主城定在仙台,再加上常陆国一万石和近江国一万石,宽永十一年(1634年)计算的表高为六十二万石。然而事实上到了宽永十三年(1636年)政宗死去,经过不懈的努力,大力开垦荒田,仙台幡的实高已经接近一百万石了,时人俗称为“仙台百万石”。
若是将九州这些看上去贫瘠的偏僻之地分配出去,免不了又有大名经过数年的卧薪尝胆,变成又一个仙台百万石。
“家父帅的意思,是将此次战后的转封,与幕府开放通商口岸之事结合起来。将口岸额定的税收拿出一部分作为年金来赏赐给这些有功大名。”
石高制度与贯高制度并行,这个法子似乎不错。既丢给了大名们骨头,又不会让这些白眼狼们吃得过于肥胖了。而且,这丢骨头的手和骨头,都在幕府手中,一旦哪个大名有异心,立刻便可以致他于死地!
松平老中的脑子飞快的转了几个圈,同德川义直交换了一下眼神,都觉得此法可行,只是要再精细一些。
当下,众人都不再提议此事,只管饮酒谈些风花雪月喜闻乐见之事。
不数日间,大批军队渡海而来,数十家大名见一日之间素称坚固的岛原城便被攻破,天草时贞四郎的数万乱党连同城内百姓俱都成了南中军的战利品,不由得一阵咂舌。这岛原城可是由以筑城出名的松仓家建造数年而成,想不到一日便完蛋了,自己的那城不知道能够坚持多久?
对这些远道而来征讨叛军之人,少不得幕府方面要出来安慰一番,褒奖几句,之后便是重申军令。
抢劫可以,不得乱杀人。
人是要送到南中军那里换取粮食钱布的。
这话说的众位藩主们心头犹如火炭一般热,本来嘛!大家大老远的跑来这九州,为的不就是财货嘛!既然人也可以换东西,那咱们就先抢东西再抢人就是了。
安排了行军建制序列,以松平信纲为总指挥,黑田家为第一军,德川义直为第二军,李华宇与松平信纲居于中军,浩浩荡荡的十五万人水陆并进沿着北九州向南一路攻城夺地而来。
福冈、丰前、丰后、佐贺跟长崎等处都是一鼓而下,岛津家军队都是稍稍接触后便立刻撤退,留下一座空城给征讨军。
不过,便是这一座座空城,也是令征讨军中争吵不断。
黑田家面对着第一军各部冲进福冈城中大肆抢夺极为不满,几乎与几家大名发生火并,好歹这也是老子的地盘,好不容易才抢回来,正要重新收拾一下家业,结果先是被岛津家抢了一遍,之后再被你们抢一把,还有什么能够给我留下来?
就连那些种地的农民你们都不放过?!以后还有谁给我缴纳年贡?!
大军便是这般吵吵闹闹的一路向南,奔着熊本而来。
熊本。北九州与南九州的接壤处。由于地理上的原因,熊本自古以来就是九州地区的政治中心。岛津家的四万兵马在这里依托阿苏山山形地势据险而守。试图在这里阻击南下的征讨军,之后再玩弄老办法,吐出在九州风潮中所获得的土地,回到萨摩继续养精蓄锐以待时机。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