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苏厨> 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家事(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家事(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雅文小说ddxsku起点文学新笔趣阁81中文网
  bxwxx,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家事

  大军西进的同时,苏油上奏,请求派遣商团、使团、僧团,分别从大陷谷、沙州、兰州入吐蕃、黑汗、塞尔柱、于阗、疏勒、龟兹、阏氏、高昌、伊州、阻卜、白鞑,初步建立外交关系,掌握这些国家与城邦的情报。

  赵顼下诏大建金刚崖寺,亲书“弘法祖庭”四字匾额,授益西央为西路弘传活佛禅师、吉多坚赞为东路弘传活佛禅师,并赐金紫袈裟,锡杖,名香,并精装《敦煌宝笈》洒金卷第一批三十卷,《敦煌蕃经》第一批二十卷。

  益西央和吉多坚赞接受了赵顼的任命,派出五百多名僧徒,陪同大宋使臣奔赴各个城邦、小国、部落,传播佛学和大宋的荣光。

  二月,太师致仕文彦入觐,置酒垂拱殿。

  而苏油也重新回到兴州,举行了一次三路士子的“摸底考试”。

  为了让士子们学问尽快提高,苏油特意从眉山、嵩阳书院礼聘了大量的教师,前来授讲。

  河西士子们的水平其实是不差的,只是被隔断在中原以外太久,有些东西,需要重新回归到大宋的“主流思想”里边来。

  思想问题是大问题,解决了思想问题,也就解决了大问题。

  可问题是,大宋自己的思想问题都还有些成问题。

  关蜀理学,虽然已经成为显学,但是也还没有大到一家独步的程度。

  而且关蜀理学本身,其实也在不断分化,发展非常快。

  好在苏油高举的复古大旗和“天理人情”的口号,几乎放之四海而皆准。

  因此体会理解关蜀理学,既是河西士子们最容易接受,最方便融入大宋主流的途径;也是关蜀理学进一步扩大自己影响力的有力措施。

  摸底考试不是科举,但是确是按照科举实战来进行的,和学宫平日里的考绩方式不一样,苏油称之为“期末考试”。

  为了给士子们一个下马威,苏油亲自出题,比真正的礼部试难度还要大。

  卷子发下去,整个学宫里顿时一片哀嚎。

  苏油对学生们的反响很满意,对李济笑道:“李公你看,都知道哭? 说明大家还是很上进的嘛……”

  李济都要无语了,这还是人话?

  轻咳了一声:“国公,是不是太难了一些?主持学宫以来? 我也研究过大宋这些年来的考题? 我们这只是路转运司的学宫? 何至于搞成这样?”

  苏油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看着下面战战兢兢写卷子的学生们:“李公你要讲道理,当年我们的科举可比这难多了? 还要考诗赋。以我老堂哥的文名? 都折在了那上头,这才哪儿到哪儿?”

  李济苦笑摇头:“要加上诗赋,那我党项一族休想考上一人了。”

  苏油笑道:“已经不考了? 不过大宋重文事? 这文章上要是过不去? 那也是仕途惨淡。”

  “李公? 培养族中的下一代? 也就是十几年的事情? 现在八姓不缺财力,请些先生,买点书籍,家学自己就可以搞起来了,端看重视不重视而已。”

  “今后的三路? 肯定也是流官管领? 这是制度。”

  “你们现在要考虑的? 是如何在这套体制里边出头? 而且每一代都要有人才,这样才能保住家族的地位。”

  李济微笑道:“不知道会不会给国公一个惊喜。”

  这场考试考了三天,当然没有礼部试那么严密? 生活上苏油还是将士子们照顾得很好的。

  不过即便如此,也考得学子们面如土色,如丧考妣。

  苏元贞和晁补之是初审,苏油,李济、张聿正为覆审。

  试卷改完,苏油颇为高兴:“三路人才还是很厉害的嘛,除了河西儒家这几位,巢国栋、房聿精、芭良、赖升聂、李谕密,这几个都相当不错的。”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