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现代化了,原材料的需求是成百倍千倍的增长。野生材料很快挖光,因为资源缺失,价格会快速上涨,而上涨的价格又进一步促进了药农为了那点眼前利润,竭泽而渔,很快就会没有材料可用。
在有价无货的情况之下,为了钱的老百姓什么都无所谓,只要能赚钱,没有野生的,那就种啊。不过是种药材吗?那我们就大量种植,这可是致富之路,发财之路。
也正是有了市场,就有人去做。就有人看到了要家种,就得要有种苗。于是优质种苗就相应的火热出炉。
选取的种苗自然是要适合广大地区种植,好种又好养还要产量高的品种。家种家种,只要是在家里就能种的。没必要去找什么大风又寒冷阴湿,又长年腐殖土覆盖的地方去,就是在家就能种出丰收的是最好的。
而且这样的品种还有重要的一点,成份要跟野生的相似或者部分相似。至于有没药效,那是中医临床说的,跟种植户没有关系。跟供苗种的也没关系,供苗的也只是在做生意,不同的是,他们用自己的技术来赚钱。反正大户全是药厂,没看到几个中医院来人收过的。搞不好到时国家的收购标准都会变。
这点倒是让这些先跑一步的聪明人料准了,因为资源危机,国家为了保护野生资源,鼓励家种,真的把标准改了。真是大快人心。这一下更让原来看到种出四不象的药农吃下定心丸,那些在观望的也加入了家种的队伍,渐渐的发展成为一条龙产业,并且队伍越滚越大。
各地都相继出现了以企业为龙头,农户为基础的农村合作社,现在叫农村合作企业的,家家户户都开始种植之路。
药农只知道种出来,至于有什么成份,有什么药效,早就什么都不管了。就是有些祖辈都是药农的,代代相传下来的种植经验,也非常明确的告诉他们,中药的种植必须要依据种植的药材严格选取种植地点,气候土壤都对中药药效有着颠覆性的影响,可是整个村的人都在种,人家都发财了,自己还象个傻瓜一样守着老祖宗几千年的东西过着贫穷的日子,这种日子说起来都是泪,谁也不想过。于是最后,还是顶不住肚皮压力,随大流去了。
这种以核心指标定性的方法,本来就是西医的成份分析。也就是说,不管家种品种如何,因为它具有的成份跟野生的羌活部分相似,所以在药厂可以完全代替野生羌活。
在传统中医看来,这样的定性方法是非常荒谬的,就象爷爷永远想不明白这东西怎么能够入药,而且还是国家发出指标规定的。
中医早在接触到这个词的时候就大量翻阅资料,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