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谢恩之后又提起了郭元正和卢十四二人,加上郭暧等人的劝说,以及卢十四的义举在长安引起的轰动越来越大,德宗皇帝这才召见了他俩,询问了一番西域的情况,颁发旨意对郭昕、杨袭古还有孤守西域的将士们进行了一番表彰。
如今大唐实力衰退,德宗皇帝并不能给他们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不过有这封旨意,也能帮助西域的大唐军队鼓舞一番士气,而实质性的帮助还要看大唐的商队。
沈隆也因为带回了西域的消息受到了表彰,德宗皇帝晋升了他的官职,这对沈隆来说倒是比较实际,官职高了,自己的话语权也就随之加大,日后等回到西域,想做一些事情也就方便了许多。
等做好了一切准备,沈隆带着商队重新踏上了前往西域的道路,而卢十四则留在了长安,这并不是他畏惧西域险途,而是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他带回来的家书还没有全部送到安西军军属的手中。
沈隆也觉得,留一个人下来,继续在大唐讲述安西白发兵的故事也是大有好处的,起码能让大唐的百姓一直记得,在西域,依旧有一支大唐的军队牢牢守在这里。
沈隆和商队以及那些想要去西域跟随自己父辈并肩作战的少年们一起穿过了开远门,在开远门城外竖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的字样。
这句话是有讲究的,大概意思就是从这到安西只有九千九百里,还不到一万里,所以你们不要觉得太远;这是唯有汉唐这样伟大的国度才能理解的浪漫,无数大唐的好男儿就是看着这样的字挎着横刀、扛着长枪从这里离开,前往遥远的西域,将大唐的荣光散播到西域各国,而如今时隔数十年后,终于又有一批年轻人踏上了他们父辈曾经走过的这条路。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出阳关无故人。”不知道是谁吟唱起了这首诗,正是阳光三叠的唱法,他们在用这种方式为沈隆他们送行。
或许有人觉得这首诗有些伤感,于是换了另外一首,“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沈隆却觉得这两首诗固然好,却不符合现在的形势,于是高声吟唱起了《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刚开始的时候还只是有他一个人吟唱,等唱到第二遍,应和的人越来越多,开远门外,“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歌声直上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