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部电影,反响也不错。”
相对论大厦的办公室里,加西亚对罗南说道:“《撞车》在媒体上的评价极高,我觉得可以加大公关力度,毕竟这部影片的所有版权已经被我们买断了。”
罗南说道:“可以,仍然要控制预算,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最佳影片,其余的都不重要。”
大卫-比利亚接话道:“保罗-哈吉斯数次跟我们联系,询问我们冲击最佳导演的计划。”
罗南直接说道:“可以报名,但资源不要分散。”
像保罗-哈吉斯这样没有资历的导演,怎么与马丁-斯科塞斯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去竞争?
加西亚说道:“现在的形势,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机会,使馆影业还从来没有拿到过最为重要的四个奥斯卡奖项,这次我们很有希望捧一个或者两个回来。”
罗南附和:“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以后很难遇到了。”
恐怕要再等上几年,相对论娱乐才能有效利用社会环境形势来冲奖。
亚特兰大警方已经给了神助攻,没有理由不尽全力去争夺这两个奖项。
《当幸福来敲门》不用多说,市场成绩本就不会差。
《撞车》这种片子,没有奥斯卡奖项傍身,有可能会盈利,但盈利空间不会很大。
这种片子,即便吹的再猛,想要让观众在影院里面买票耐心的看下去,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当然,也有相对小众的群体喜欢这种类型的片子。
说实在的,部分观众也觉得自己更适合独立观影,尤其是扫碟,因为受不了女孩子在旁边堆一大堆小食品,然后津津有味的爆米花情绪。
不管怎么样,电影普遍是拿来消遣娱乐的。
评论中,也不是没有人提《撞车》存在的问题,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就批评,这部影片把一切和种族有关的问题提纯、放大、罗列,然后开始生硬的说教,用力太狠,匠气太重。
这毕竟是保罗-哈吉斯执导的第一部电影长片。
即便天才如克里斯托弗-诺兰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第一部电影长片也有种种缺陷。
再一点,《撞车》反应的是种族问题和冲突不佳,但保罗-哈吉斯终归是个白人,不可避免的会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影片有种非常美国白左的思维,以救世主的姿态来面对移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所谓的自由民主是需要有前提的,如果肤色是个简单而粗暴的划分标准,那么影响力和话语权则成为更有力的划分规则。
这当然不是坏事,因为这片子既是在说种族平权,又天然从白人思维出发。
真正决定奥斯卡奖项归属的,恰恰是一大堆白人中老年选手。
曾经,太平洋对岸很多人认为李安的《断背山》输给《撞车》很不公平,单从电影质量和执导水平来说,《断背山》似乎比《撞车》好上一截。
但正在决定评奖归属的终究是那堆白人中老年选手,《撞车》这种符合他们审美又反应美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影片,最后能胜出也不算意外,更谈不上爆冷。
这个周末,《撞车》继续点映,不过单馆票房下滑到了2万美元多一点。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