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杨无双并不理解,李中易为何要这么做?
直到现在,杨无双才恍然大悟,正应了李中易常说的那句老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李中易的很多安排,在当时看起来,完全不起眼。然而,到了派上大用场之时,令人震惊之余,不得不钦佩他的高瞻远瞩。
小股部队可以翻山越岭的去搞偷袭,然而,决定整个大军前进的因素,却是粮道必须通畅。
蜀军烧的栈道,虽然只有十余里的长度,修复起来却绝非易事。
考虑到后勤的压力,李中易索性决定,带着近卫军回返阳平关。
这么多兵马,都集中在狭窄的山道之上,既不安全,也十分不利于后勤物资的供应。
廖山河领着人追下去了,很显然,不到天雄关前,不可能收兵了。
过了天雄关,道路依然狭窄,却都是真正的山道了,再无烧栈道之忧!
就这么着,李中易在近卫军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返回了阳平关。
就有记载的战史而言,只要北边的兵马拿下了剑阁,蜀地就等于是囊中之物了。
这个是大势,哪怕孟昶再厉害,也改变不了这种战略劣势。
此时此刻的阳平关,被烧得满目疮痍,面目全非,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举目望去,整个关城内,竟无几座完好的建筑。
李中易摸了摸鼻子,觉得有点糗,咳,这就是乱扔鸡尾酒的严重后果!
既然阳平关内是这种惨样,李中易索性决定,就在关外的平原上扎营。
出关的路上,李中易竟然没看见一个流民,他心里不由有些奇怪,就派人去打听了一番。
原来,阳平关起火之后,绝大部分居民都跟在蜀军的后头,逃出了城。
可是,蜀军逃走之时,并没有携带多少粮食,这些本地的居民就只得到山上去找吃的。
等汉军进关后,第一时间实行了军管,并开仓放粮以工代赈,这些人又慢慢的回来了。
现在,这些本地的居民,白天参加体力劳动换取吃食,晚上就住在单独划好的营地里。
所以,等李中易穿关而过时,迎面就见,遮天蔽日的帐篷群,一眼望不到头。
嗯,征服之后的合理安抚,开仓放粮并以工代赈,对于稳定住民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中易住进了中军大帐之后,洗了个热水澡,换了一身舒服的便装,坐到书案前,开始批阅各类政军事务的奏章。
以前,有韩湘兰和叶晓兰在身边的时候,李中易处理政务的速度,比现在至少快三倍以上。
说实话,出征的时候,没带上韩叶二女,所造成的不便,已经让李中易有些后悔了。
不管李中易作出多少的政治安排,授出去了多少权力,都改变不了一个铁的事实:每天需要他亲自审批的政军事务,多达三百件以上。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