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强行出头,一动不如一静,一直是李中易应对险恶政局的法宝。而且,李中易屡屡因此而最终受益,令刘金山佩服得五体投地。
如今,李中易虽已经被任命为南征军都总管,可是,由于刘金山的护印掌权,开封府衙依然是他的地盘。
与之相反,李谷和王溥五次三番的向范质发难,每次都是闹得山响,收效却甚微。
不仅如此,由于和范质成了死敌,李谷和王溥手头所掌握的权柄,日益被缩小,彼此之间的怨念随之更深。
刘金山很多时候,都会产生一种真实的错觉,谋权心切的李谷和王溥,恰好成了李中易扩大权势的垫脚石。
说句心里话,李中易对于开封府的地盘,即使有些兴趣,也十分有限。
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真理,李中易一直铭记于心:天下万权,兵权最要!
以前,李中易曾经亲身经历过一件事,令他的印象异常深刻。某位税务专管员,去一家品牌专卖店收定税的时候,也许是过于狮子大张口,额外的要价过高,结果,他和店主之间,由口角发展到互相推搡,甚至是动粗的程度。
有人报警后,身穿制服的两位普通民警及时赶到,店主的态度立时平和了许多,十分配合。
此事虽小,却也足以管中窥豹:掌握着合法暴力伤害权的特殊人士,一直倍受老百姓的尊重(害怕)!
此所谓,民心如铁,官法如炉,不可不察!
李中易的战略性计划,是想等赵老二先动手。然后,他再来收拾残局,这样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阻碍最小化。
挟天子也好,奉天子也罢,李中易体察到一个关键。想要获得士大夫们的阶段性合作,大义名分,必不可少!
东汉末年,曹孟德即使干翻了袁绍,也没敢废了汉献帝,直接篡位称帝。这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在于各大门阀对东汉皇室的态度。
曹操称魏王前后,以荀彧为代表的,忠于汉室的力量,依然颇有力量,这就是政治现实。
所以。气吞万里如虎的魏武帝,被迫妥协了。
回到李中易如今面临的局面,与曹操所处的时代或许不同,但是处境却大致相仿。
当然了。李中易比起曹孟德老兄,还多了不少法宝。其中就包括他一直强制推行的,让军官和士兵读书识字的晋升制度。
毛润之拿下江山之后,最重要的一项政治措施,其实并不是土改。而是安排数百万退伍军人,转业掌握了各级基层政权。
靠自己人的维护,才有可能坐稳江山,此乃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理名言!
没错,李中易打的最大的一个主意,其实是在他掌权之后,大力落实军人退伍转业制度。
所谓的皇权不下县的老传统,在李中易的眼里,半文钱不值。皇权不下县的后果,是东汉的豪强并起,是蓝朝丢掉了万里河山,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李中易故意就待在军营里,和杨烈、颇超勇等铁杆兄弟一起,再次过上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痛快日子。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