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bsp;&bsp;&bsp;因为多尔衮的克制,就等于收起了拳头,随时可以用力击发。而大明派在河南、山东的官员和当地忠于明朝的士绅,却一味扩张,恨不得把能占的地盘都给占了。这样就造成防线非常松散,处处设防,又处处难守。
&bsp;&bsp;&bsp;&bsp;所以一旦多尔衮发了狠,大明纸糊的北方防线很快就会扫荡一空,最多就是登莱半岛和泰沂大山能守一守
&bsp;&bsp;&bsp;&bsp;“太子殿下,”张煌言沉吟了一下,又道,“臣还有一个建议,朝廷应该继续和李自成联络,约定北伐,以攻代守,打乱鞑虏的步子。”
&bsp;&bsp;&bsp;&bsp;“流寇言而无信,和李自成联络,朝廷一定会吃亏的!”
&bsp;&bsp;&bsp;&bsp;张煌言的第二个建议才一说出来,就遭到了兵部尚书陈锐的反对。
&bsp;&bsp;&bsp;&bsp;朱慈烺也皱了皱眉,不置可否。
&bsp;&bsp;&bsp;&bsp;从如今的天下大势来看,大明大顺的确应该联手。但是大明和大顺之间根本没有信任的基础,没有信任,哪有合作?这事儿想一想就罢了,想做却是不成的。
&bsp;&bsp;&bsp;&bsp;他叹了口气,将目光转向了侯恂。
&bsp;&bsp;&bsp;&bsp;“侯先生,”朱慈烺看着侯恂,“左良玉那边怎么说?欢迎你去吗?”
&bsp;&bsp;&bsp;&bsp;除了李自成,左良玉也是个让朱慈烺非常头疼的人物。
&bsp;&bsp;&bsp;&bsp;别看朱慈烺账面上的军队挺多的,光是克难新军的诸师军就有六师另十一团。其中前后左右中和第一师等步军师的人数,也从之前的8000扩充到了11000人(包括辎重和师直)左右,光是六个师就有66000之众。再加模范军的25000人,总兵力高达91000,另外还有几千人的孝陵卫新军实际上也是诸师军的编制。所以新军诸师军的总兵力已经接近了十万,可谓是兵多将广!
&bsp;&bsp;&bsp;&bsp;可是这十万大军中能动用的确很少,因为诸师军的骨干,是朱慈烺从北方带来的五万余人。在进入南京后,这些人和长江水师的两万人大都分到了银子和宅地。随后就轮流放假,以便他们在南京安家落户——这七万余人就变成了七万余家,成了朱慈烺在南京的基本盘。
&bsp;&bsp;&bsp;&bsp;有他们在,朱慈烺在东南这边就能为所欲为!
&bsp;&bsp;&bsp;&bsp;在这七万家基本盘之外,现在还多出几千孝陵卫新军、万把淮安兵和三万淮西兵,其中淮安兵是路振飞的部队,只有部分军官来自克难新军的元从。而淮西兵则是李岩、朱纯臣替朱慈烺招募来的新兵。
&bsp;&bsp;&bsp;&bsp;他们这些后来者可没有马上分房子分地的待遇了——得服役十年后,或者立有一定的军功,才能得到土地。不过没有南京的宅地,也没有一二百两的安家费,更不可能拿到江南水田。毕竟基本盘的数量是有限的,朱慈烺也不可能给所有的追随者以“元从”的待遇。
&bsp;&bsp;&bsp;&bsp;而那些待遇优厚的“元从”,在得到宅地、土地后,都花了不少时间去打理,有些人忙着娶老婆,有些人则把山东、淮安的家眷接到南京来团聚。因为是轮流放假的,所以整个安置的过程被拖得更久,到目前为止,布置在南京的四个师都只是空架子,大批的“元从”还在放假。只有开往凤阳和山东的两个师基本满员了,但是这两个师都有戍边的重任,根本不可能用于征讨左良玉。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