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加尔西声称,他已经组建了一个由28人组成的情报网,规模庞大,结构缜密。
德国人如获至宝,按照28个人的薪水向加尔西支付报酬,于是加尔西传回的情报就更多了。
这时候加尔西已经成为传奇。
加尔西根本就没有27个人,严格说起来只有两条狗,他甚至都没有离开德国,获取情报的方式全靠想象。
也不全是想象。
加尔西是通过各种公开资料进行判断分析,然后再加上一点点润色,于是一条条重要情报就新鲜出炉。
在汉堡,加尔西手边的资料仅仅是一本英国旅游指南,一张英国地图,以及一份英国的列车时刻表。
比如列车时刻表上,某个时段的列车特别密集,那么加尔西就会关注当地是否有移民出现。
如果有,那么当地肯定在修筑某种军事设施。
加尔西或许不是一个合格的情报人员,但他绝对是一个合格的编剧。
和其他情报人员传回的那些干巴巴的情报不同,加尔西会增加很多自己想象中的细节。
比如执勤的士兵,崭新的电线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碉堡,以及专门用于伪装的伪装网等等。
如此详细的情报,加尔西在军事情报局内的地位直线上升。
根据加尔西提供的情报,英国修建的高登尔基地还未建成就被德军彻底摧毁。
德国潜艇在大西洋的行动,也因为加尔西的提前示警,躲过了皇家海军的拉网式搜寻。
就在昨天,加尔西还向军事情报局发出了一份情报,提醒军事情报局注意,盟军空军近期内可能有针对德国本土的大规模行动,可惜这个情报未经证实,军事情报局并没有采纳。
这个情况直接把罗德里吓出一身冷汗。
加尔西推断盟军近期内有大规模行动的过程很简单。
盟军轰炸柏林,一共动用了超过1000架战机。
为了尽可能缩短航程,所有的飞机都被集中到英国北部的几个机场,各种弹药、油料的供应,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的保障,部队的调动,很难瞒过有心人。
加尔西就是通过各种零零星星的信息,推断出盟军空军在近期有大规模行动。
如果军事情报局对加尔西提供的这份情报给予足够的重视——
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你人在德国,只凭借一份《英国旅游指南》,一张英国地图,一份列车时刻表,就推断出我们要空袭柏林——”罗德里口干舌燥,这人简直恐怖。
“不不不,还有几份英国报纸呢,你知道,德国也有德文版的《泰晤士报》——”加尔西的目光饱含深意。
哦哦哦,《泰晤士报》的编辑消息还是很灵通的,毕竟《泰晤士报》是英国报纸。
这么算的话,是《泰晤士报》的编辑通敌?
想到这里,罗德里直接一身冷汗。
泰晤士新闻集团的老板可是罗克。
这个结论太惊悚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