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糟了灾,美洲自然也跑不掉。随着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日益紧密。
经济危机爆发后,不光是下游的制造、零售业损失惨重,中间的批发商、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有一个算一个谁都跑不掉。
然后,阿根廷的牛肉、大豆不好卖了,智利的铜矿、硝石滞销,联盟国的棉花烂地头,损失最为惨重的自然是工业化道路上走最远的美利坚合众国。
没办法,经济危机一爆发,大倾销就来了。在这方面英奥两国利益是一致的,也可以算是欧洲各国的共同意志,分裂后的美国人根本就没有拒绝的底气。
不光是市场遭到冲击,最为悲剧的是英国资本为了应付国内危机,在关键时间抽离了在合众国的投资。
罢工,失业和民粹主义的激荡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尤其是1892年的“自由银”运动,更是加剧了这场危机。
白银价格走低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自由白银”政策无疑是将美元送上了贬值和通胀的道路上。
并非美国人不知道“自由白银”政策带来的后果,主要是被逼出来的。面对欧洲工商业制品的竞争,美国国内的企业几无还手之力。
为了保护国内的工业,美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刺激政策。至于由此带来的后遗症,自然是普通民众买单了,其中损失最惨重的无疑是农民。
不过美利坚都分裂了一次,强势的农业州都差不多都跟着联盟国混去了,留下来的各州都是资本占主导地位,自然没有人在意这些小问题。
当通胀遇到经济危机,情况就截然不同了。普通民众购买力下降,直接导致了市场的进一步萎缩,经济恶性循环开始了。
英资的撤离更是加剧了危机,诡异的一幕出现了。一面是通货膨胀严重,一面是市面上货币不足。
黄金储备严重不足的美利坚合众国,在陷入经济危机的同时,还陷入了货币危机。
为了应对危机,摆脱大萧条民主党总统克利夫兰采取了果断措施:发行政府债券购买黄金。
这种发财的机会,银行家们自然不会放弃。一面为这些高利率的债券提供黄金,一面又拿纸币去交换黄金储备。
就这么一进一出,黄金还是原来哪些黄金,储备金没有增加多少,中间的利差已经让银行家们赚得盆满钵满。
看着手中的情报,弗朗茨非常怀疑克利夫兰是不是被银行家给收买了,这种脑残的货币政策都拿出来。
怀疑归怀疑,丝毫不影响他进去分一杯羹。唯一遗憾的是这年头的合众国不够肥,盘子实在是太小,分蛋糕的人又太多,作为过江龙拿到的就更少了。
六十八万美元的利差,就是美洲分行一个月的操作结果。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笔巨款,对弗朗茨来说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后续,弗朗茨已经不关心了。任何脑残的政策都不具备可持续性,这种送钱的政策自然也不例外,要是克利夫兰一直这么玩儿下去,或许等不到任期结束,美国政府就先被债务压垮了。
不管黄金债券政策怎么奇葩,都不能影响克利夫兰是一位“好总统”。就凭他废除了号称“托拉斯之母”的《麦金莱关税法》,那就必须是一位“好总统”。
……
按照金融界的说法,所有人都和风险捆在了一起,那就不算风险。放在这里同样可以套用,世界各国的经济一起下滑,也可以约等于没有下滑,至少相对国力而言是如此。
目标达成了,弗朗茨却高兴不起来。不管怎么说,总是要想办法度过经济危机的。
各国都被拖下了水,没有给竞争对手留下趁机崛起的机会,战略上是成功了,但想要恢复经济也变得更难了。
看了看世界地图,弗朗茨无奈的说道:“外交部做好调停日西战争的准备,西班牙人就快要撑不住了,日本人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